2025年AICPA考试迎来重大改革,采用"3核心+1选修"新模式(核心科目:FAR/AUD/REG;选修科目:BAR/ISC/TCP)。备考需紧扣新考纲特点,结合科目关联性制定策略。小编针对新手考生梳理高效备考路径,从科目攻坚、时间分配到实战技巧,助你少走弯路,一次过关!
AICPA考试高效通关备考攻略
  一、科目怎么搭配?各科备考核心是什么?
  FAR(财务会计与报告)——先啃硬骨头
  核心策略:建立知识框架是关键。先掌握资产、负债、权益、收入确认、租赁、养老金、政府会计等主要模块的概念和计量规则,再填充细节。它是AUD和REG的基础,优先攻克能事半功倍。
  2025年要点:合并报表、金融工具、政府及非营利会计仍是重中之重。建议投入180小时+,利用思维导图梳理逻辑。
  AUD(审计与鉴证)——培养审计思维
  核心策略:理解风险导向审计流程。重点掌握审计计划、内控测试、审计证据、审计报告类型及准则(如PCAOB vs AICPA准则)。做题时多问“为什么”,站在审计师角度思考。
  2025年要点:SOC报告、数据分析在审计中的应用比例提升。建议与FAR联动学习,投入150小时+,多做情景模拟题。
  REG(税法与法规)——框架记忆+理解运用
  核心策略:厘清美国税法框架(个税、企税、财产税)和商法基础(合同法、公司法)。重在理解规则背后的逻辑而非死记,多做税表计算和案例分析。
  2025年要点:个税级距更新、穿透实体税务处理是热点。建议投入120小时+,分类整理免税、抵免等特殊条款。
  选修科目(三选一)——结合职业规划
  BAR(商业分析报告):适合财务分析岗,侧重财务建模、数据可视化、风险管理。
  TCP(税务合规规划):适合税务岗,深化复杂税务场景应用。
  ISC(信息系统控制):适合内审/IT岗,涉及系统安全、数据治理。
  策略:在通过2门核心后开始准备,利用100小时+聚焦专业领域知识。
  二、时间如何规划?每天要学多久?
  整体周期:瞄准1年内通关
  核心科目有效期为18个月(从通过第一科算起),建议按“FAR→AUD→REG→选修”顺序,每科备考2.5-3个月,总时长控制在10-12个月更稳妥。
  每日投入:碎片化+模块化学习
  在职党:保证每天2小时大块时间(如晚上)+通勤/午休30分钟碎片时间(背概念、刷选择题)。
  脱产/学生党:每天有效学习4-6小时,分模块(如上午学新章节,下午做题+错题复盘)。
  利用考试窗口:连续考模式省时省钱
  2025年核心科目每月可考,选修科目在1/4/6/10月开放。
  推荐组合:
  首次报考:FAR单科(打基础)。
  后续联报:AUD+REG(思维互补)或核心+选修(需间隔2周以上)。
  关键节点:提前45天预约考位(尤其国际考场如日韩)。
  三、真题和错题本有多重要?
  真题是风向标,不做=盲考
  考前至少精做3套完整真题/模拟题,严格限时。2025年新题型(如BAR的数据分析题)需重点适应。
  目的:熟悉出题逻辑、难度、时间分配,识别高频考点(如FAR的lease accounting,REG的S Corp税务)。
  错题本是提分神器
  建立电子或纸质错题集,记录:
  题目知识点(如AUD的审计意见类型)
  错误原因(概念混淆/计算失误/审题偏差)
  对应教材章节/解题思路
  每周回顾:重做错题,针对薄弱点回看教材或视频。
  避免无效刷题:质量>数量
  优先做与新考纲匹配的题库。
  模拟题正确率稳定在80%+再上考场。
  好了,以上就是【2025年AICPA考试怎么备考?高效通关攻略来了!】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关于USCPA相关政策,请访问【USCPA报考指南】栏目!一键轻松GET USCPA报名条件、报名费用、补学分、证书互换等全面信息!新的一年USCPA(美国注册会计师)考证新征程,高顿教育USCPA陪您一起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