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息税前利润怎么计算?
息税前利润计算
 
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或者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息税前利润主要用来计算的,比如:
 
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
 
EBIT通过剔除所得税和利息,可以使投资者评价项目时不用考虑项目适用的所得税率和融资成本,这样方便投资者将项目放在不同的资本结构中进行考察。EBIT与净利润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剔除了资本结构和所得税政策的影响。如此,同一行业中的不同企业之间,无论所在地的所得税率有多大差异,或是资本结构有多大的差异,都能够拿出EBIT这类指标来更为准确的比较盈利能力。而同一企业在分析不同时期盈利能力变化时,使用EBIT也较净利润更具可比性。

根据经营杠杆系数的定义公式推导如下: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增长率/产销量增长率;所以,息税前利润增长率=经营杠杆系数*产销量增长率;当单价一定时,产销量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所以,息税前利润增长率=经营杠杆系数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
 
息税前利润保障比率即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支出)/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