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是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
 
存款准备金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是什么?
  1、外汇占款增长过快或“热钱”流入引起的流动性过剩。外汇占款是央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购买外汇形成了本币的投放。
  2、CPI价格不断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3、信贷投放量过快增长。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是银行的主要业务,存款利息与贷款利息之间的差额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渠道,因此商业银行往往会吸收大量存款的同时大量贷款,引起行业内的竞争。
  4、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房地产价格上涨。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容易导致资产价格泡沫,不利于整体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需要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可直接运用的超额准备金减少,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减少,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商业银行贷款或投资下降,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
  在现代银行体系中,中央银行对经济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来实现的。而中央银行在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时,都是通过影响基础货币中的准备金而发挥作用的。中央银行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将增加,它们在其他情况不变时可动用的基础货币量相应减少,信贷规模减少,从而通过乘数效应减少了货币供应量,造成通货紧缩,抑制投资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