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e在国内读的金融本科,在大三交换生期间选择了会计。对她而言,金融似乎有些太难了,她调侃自己对金融属于“智商不够”的类型。当时出国交换生有MBA、金融和会计三个选择,考虑到金融对数学要求比较高、自己有些难以承受,而MBA又对于那些有工作经验的人更有益处,再三衡量之下,结合当时学校的排名,Anne选择了会计专业。
 
  从此,会计就成了她的*9选择。“其实我还蛮想做会计的。”Anne说起自己的职业规划时如此提到,未来如果有机会的话,她还是想去四大历练一番,然后再考虑去企业工作。
  然而眼下,她还只是一个学生,虽然有长远的目标和期待,但是比之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当下状态的把握。Anne所选的专业有些类似于方向班,其主要内容就是学习、考出AICPA。考虑到该证书即将面临改革,对会计接触并不深入的她决定在离开去美国前,先通过培训班学习一番,如果能在改革前考出这张证书,那就再好不过了。
  相对于网课,Anne更加偏向面授课程,她评价自己“比较不自觉”,相对而言更需要一个有监督性的环境,而高顿的AICPA 1对1课程就在这样的“需求”之下走进了她的视界,家在湖北的她二话不说就来到了上海,开启了AICPA的学习历程。
  在高顿学习期间,Anne经历了两位老师,在她看来两位老师各有特色,一个上课比较有重点,从大的框架和概念下手,另一个上课比较细致,内容、知识点都会说得非常精准。在她看来,这种不同的授课方式也和课程本身的特点有关。
  虽然整体的课程体验不错,但是对于会计基础比较一般的Anne而言她也有自己烦恼的地方。“因为我会计基础不是很好,所以比如FAR的课程,很多细微的地方不太听得懂,虽然也能提问,但很多时候会不知道怎么问。”面对这样的情况,Anne表示自己只能抓紧一切的机会学习、复习。当然,金融本科的她在BEC的科目上也有自己的优势,相关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储备让她上手更加快,可谓有得有失。
  总的来说,Anne对AICPA的1对1课程的定位还是非常明确的,“上课主要是让自己有一个答题的框架,对知识概念有更多的了解。但是后续更深入的学习还是要自己去把握、复习。”在Anne看来,1对1课程内容丰富,但是对于自己这类基础并不非常有优势的学员来说,还是起了一个梳理的作用,至少她能明白自己在后续的复习中,哪个时间分配多一些,哪个比较擅长、可以少花一点时间。毕竟对于没什么基础的她来说,找到*3的学习方案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好事。
  AICPA考友交流群571115808点击加入:戳这里新加群的好友可以免费获得:【2017年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