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考试考点解读:理财法律责任的救济方式
法律救济的方式,民事纠纷的解决,可以通过当事人自己、社会及国家3种渠道。由当事 人自己解决民事纠纷,主要有两种方式:避让、和解。由社会介人解决民事纠纷,主要也有两 种方式:诉讼外调解和仲裁。由国家介入的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只有一种:民事诉讼。以下重 点介绍金融理财师在理财活动中可能较为常用的3种救济方式,即调解、仲裁和诉讼。
(一)调解
调解是指在双方当事人发生争议后,在第三人(调解人)的参 与下,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决争议的活动。调解的前提是双方当事人 自愿,如果有一方当事人表示不愿调解,或久调不决,调解程序即 应终止。
调解有以下3种方式:
1.—般在第三人参与下进行调解
这是指在法院、仲裁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主持下进行调解。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经 调解双方当事人就争议达成协议的,应制作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对双方当事人都 有约束力。
2.在仲裁机构参与下进行调解,即调解与仲裁结合
世界上许多仲裁机构都受理调解,主要做法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把调解程序与仲裁程序分 开,分别订有调解和仲裁规则;另一种是把调解归人仲裁程序,在仲裁程序开始前后,由仲裁 庭主持调解,如调解成功,就撤销案件,如果调解不成,则进行仲裁。在仲裁机构主持下调解 达成协议,制作的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署,即对双方产生约束力。
3.在法院参与下进行调解
指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后,由法院召集有关当事人进行调解。诉讼中的调解是我国法院处理 涉外经济贸易纠纷所经常采用的方法。如果双方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制作调解
书,一经送达双方当事人,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未达成调解协议,或是在调解书送达前一方 反悔,则法院审判程序继续进行。
(二)仲裁
仲裁是指具有公断权的第三方,依法或合同对争议做出具有约~仲裁是指3公断 束力的裁决的活动。协议仲裁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各个当事人,权的第三方,依法:合 依据事先约定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共同选定仲裁机构,同对争议做’出具有约束 并由其对争议依法做出具有约束力的裁决的活动。仲裁机构本身没力的裁决的活动。
有强制执行仲裁裁决的权力。一旦一方当事人不自觉执行裁决,另一方就需申请有关法院强制执行。仲裁是和诉讼相互排斥的争议解
决方式。以合议方式审理案件时,仲裁裁决依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决定,少数仲裁员的意见做 成记录附卷。如果形不成多数意见时,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做出裁决。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 双方当事人都有约束力,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得向法院起诉,也不得向其他机构提出变更仲裁 裁决的请求。做出仲裁裁决书的日期,即为仲裁裁决生效的日期,当事人应依据仲裁裁决书自 动履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根据有关规定申请执行。
(三)诉讼
诉讼是请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程序解决纠纷的活动。与其他解 诉讼是请二民法 决民事纠纷的方式相比,民事诉讼具有如下特点:(1)纠纷的解决院通过‘判程序解决纠 者是代表国家的法院。(2)纠纷的解决过程有严格的程序。(3)纷的活动。
纠纷的解决以国家的强制力作为后盾。
1.两审终审制与再审制度
两审终审制度是指一个民事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后即告终结的制度。以两审终审制 度为原则,对于法院规定的特殊类型的案件则实行一审终审。在我国,法院在等级上分为4 级:*6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两审终审,表明一个案件 的审理可以通过两个审级的法院,适用两个不同的审判程序,做出在效力上有差别的两种裁 判。两审终审意味着两个审级有一定的联系,这种审级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上诉制度来表现的。
我国再审制度的设立,可以弥补两审终审中存在的某些不足,经两审审结的案件,如果仍 然有错误,可以通过再审程序纠正。
2.诉讼管辖
诉讼必然要涉及诉讼管辖的问题。民事诉讼管辖,即确定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和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9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确定管辖的具体因素包括:
(1)法院辖区与当事人的住所、居所所在地之间的联系。
(2)案件的性质、影响范围的大小、诉讼标的额大小。
(3)诉标的中的法律事实发生地。
(4)争执的财产所在地。
(5)当事人的协议。
此外,法律上在确立管辖制度时还考虑一些比较特殊的因素。如根据法院的裁定确立的指 定管辖、涉外民事诉讼中根据被告的答辩而确立的应诉管辖等等。
(1)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是指人民法院系统内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9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 限。《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9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 除外《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9审案件:(1)重大的涉 外案件;(2)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3)*6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 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9审民事案件为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9审民事案件。*6 人民法院管辖的*9审民事案件有两类:*9,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第二,应当由*6 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
(2)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是指确定同级而不同区域的人民法院受理*9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具体分 为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
①一般地域管辖,是指按照当事人所在地与人民法院辖区的隶属关系所确定的管辖。具体 规定有:被告是公民的,由被告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 由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在一般地域管辖中,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是原则,但法 律考虑到案件的实际情况,从方便当事人诉和利于查明案件事实的需要出发,确定在某些情 况下案件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②特殊地域管辖包括: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 辖;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票据 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等等。
3.诉讼时效
权利人在法定的期间内不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则按照法律规定,其胜诉杉
将依法消灭。诉讼时效消灭的是胜诉权,而不是起诉权,因为起诉权是任何公民和法人都不会 被剥夺的权利D因此,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提起诉讼,法院仍然受理,但如果法院查明 时效已经届满,又无加以延长的正当理由,应判决权利人败诉。公民或法人在民事权利受到侵 犯的时候,在诉讼期间内,如果不向法院提起诉讼,就丧失了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 履行义务的权利。因此,诉讼时效是权利人向法院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时间。
《民法通则》规定,一般的诉讼时效为2年,而下列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诉讼时效的起算日期从权利受到侵害的人或者单位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被侵害的事实和致害 人或单位的时候起。如果权利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则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 人民法院对其权利不予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