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考试大纲考点解读:风险和风险管理
日常生活中的风险含义与CFP保险理论中的风险含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风险是指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例如,由于自然界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异常变化所引起的洪水、地震、风暴、酸雨、瘟疫、病虫害等天灾;因为人的过失行为所造成的爆炸、火灾、交通事故、各种犯罪等人祸,以及由于各种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原因所诱发的战争、经济危机、亏损、破产、失业等,都是风险。它们给国家、企业和个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和精神痛苦,甚至有时还会导致生产过程的中断、资源的浪费和社会动荡。
CFP保险领域中的风险却是一种无法预料的、其实际后果可能不同于预测后果的倾向;它是对特定情况下对于未来结果的客观疑虑;是损失的可能。依CFP保险界普遍接受的定义,风险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这一概念包含以下3层含义:
①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损失是人们经济的或非缢济的利益的减少或丧失。人们总是通过损失来感受风险的存在,并凭借损失的大小来评估风险的大小。没有损失,人们就感觉不到风险。人们只有受到损失或感受到、预感到损失有可能发生,才会确认风险的存在。
②不确定的损失才是风险。虽说没有损失就没有风险,但是并不是说只要有损失就一定有风险。只有损失发生的概率在0和1之间时,才能称作风险。那些绝对不可能发生损失的事件,即损失的概率为0时,自无风险可言;而那些已经发生了损失的事件,即损失的概率为1时,也不是风险,而是风险事故,是风险的结果。只有那些既有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而损失发生与否,发生的时间、地点、频率和强度均无法事先确定的损失,才可称之为风险。换句话说,也就是风险损失必须是偶然的和意外的。例如,经营一个企业时,,若事先可以完全肯定能够成功,就不可能造成损失,也就没有经营风险;若事先已知肯定会失败,就没有必要去经营这个企业而遭受风险打击,这也无风险可言;只有事先无法预料是否成功时,经营该企业时才会有风险。
③风险既是客观现实,又是一种主观感受。风险时时通过形式、程度不同的损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与危害,因而,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同时,风险又是一种由精神和心理状态所引起的不确定性感受。它是客观上曾经发生的灾害事故在人脑中产生的主观反应,是人脑对未来灾害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的一种主观估计。由于人与人之间认识水平的差异,使得这种反应与估计也存在着差异。
所以,人们对风险的认识即风险意识是因人而异的。对某件事情,有些人常有不确定的感觉,因而精神紧张;而对于同样的事情,另一些人则熟视无睹。这与人们的知识、经历、经验及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相关。例如,对待某些疾病,有些人会积极防治,以保持健康的体魄;也有些人听天由命,贻误防治时机而加重病情或导致死亡。形成这种不同结局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对风险主观感受的差异。因此,凤险是人们对损失客观性的一种主观心理反应。这种风险意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和处置风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