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学习会计、商科、金融专业的人,都希望可以进入四大。并有朝一日成为四大的合伙人。作为职业方向来说,这是个很好的目标。顺利拿下四大offer的同学大学都是怎么度过的?四大资料,戳: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学霸汇总版 2018更新笔经面经
  01
  什么样的人适合四大
  很多大学同学毕业以后出国读书了,然而留学生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找。于是有人问我四大的工作怎么样,自己该怎么准备。
  这时候如果我觉得他和四大的风格差着十万八千里,我干脆就说“我觉得你不适合,就算来了也不开心,还是别来了。”
  什么样的人适合四大?
  第一,学得快。
  因为事务所的工作节奏快,你不仅要肯学,还要会学。这时候“勤奋”可能不是一个特别好的词,每个问题问三遍报告还要不要出呢?
  第二,身体好。
  之前的项目里有一个同事,专业领悟能力很强,做事也极认真负责,但是身体看起来非常瘦弱单薄,到后期就撑不住了。熬不住,还特别要强,逼自己做这么辛苦的工作,总让我觉得既心疼又可惜。
  第三,会对自己说“差不多得了”。
  面试的时候每个人回答性格问题都是“严谨认真负责任”。的确,做审计“真的很严格”,我们做的是一份合规性的工作嘛。
  那这个“差不多得了“是指什么呢?
  首先我确信愿意来四大的人,一定是有上进心的人。
  但是我觉得你不能“太”有上进心。
  工作本身的压力已经很大了,没日没夜的加班,很多时候连ot都没有。而且不论你是什么level,都有人在不断地对你提出新的要求。在四大,活干不完。
  有人从入职起就很拼,生活里工作第一,CPA并列第一。这样的人最后一般都会比较顺利的升经理、高级经理,但是说实话我觉得他们并不适合四大。本身就是拼命三娘了,还要在一个这样的鬼地方工作一辈子,视工作为职责,太对得起工作了,反而对不起自己。
  第四,有幽默感。
  对于团队来说,氛围是一个看不见的关键要素,它通过影响你的心情,进而决定了你的工作热情和效率。对于自己来说,幽默感帮助你释放压力,更乐观的面对忙季。
 
  02
  目标该定多远
  就像我们高中毕业填报志愿,完全没有对工作的具象体验,就让你做出关乎命运的抉择,选错了这锅谁背?
  刚入职的时候,每个人对于行业还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对未来的工作还有一些不知所措,我们不要期待自己做出完美的“人生规划”。要相信一开始就为自己制定了正确职业路径的,多半是蒙的。更多的人是在工作两三年之后,基于对自己个性的了解,对理想生活的构思,才开始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定位的。
  但是我们可以制定合理灵活的短期目标,比如我想做两年,体验一下独立带队的感觉,或者我每年考两门CPA,三年通过专业阶段,这些目标都是合理而必要的,将成为你被琐碎工作围绕时的坚定信念。
  03
  老板真的好当吗?
  在美国来说,一般一个普通的四大员工想成为合伙人,通常需要付出12-15年的时间左右。这个时间其实并没有很长,举个例子,如果你的专业领域是医学,十几年仅仅是你踏入这个领域的时间而已。
  例如:
  腾讯集团CFO罗硕瀚在2004年加入腾讯任财务总监之前,在普华永道香港、广州、深圳等分所先后任审计高级经理,拥有超过12年的事务所工作经验。
  阿里巴巴现任CFO武卫在加入阿里巴巴之前,是北京毕马威华振事务所的合伙人,在四大工作了15年的时间。
  其实,多数人只看到了合伙人的风光,没看到对等的辛苦。
  忙的时候大家都忙。
  我在第一次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受到了强烈打击!
  有一次周六晚上11点多了,我看见老板从办公室出来,锁门离开。有一个瞬间,我觉得我对未来的所有美好幻想都破灭了。“原来熬了那么多年还是要加班!!”级别越高你的自由度肯定是越高的,这个不用质疑,你可以享受财富自由,灵活安排出差,在家办公等等,但是不管赚多少钱,我依然不能和我的爱人孩子一起度过每一个周末的夜晚,我为此感到非常失落。
  合伙人是用来背锅的。
  小朋友经常犯错,那犯错的风险谁来承担呢?老板。
  “即便熬到了合伙人的位置,也并非高枕无忧,相反,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与风险。”
  因为在staff和senior阶段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寻求帮助的,你可以问经理,问老板。但当你成为合伙人之后,所有的压力扑面而来,你要独立承担很多职责和风险,要对这个项目负担最重大的责任,掌握最终的决定权。
  所以合伙人也不是那么好做的。之前和老板交流的时候有聊过,每一个level的实质差别在于所负责工作内容的高度,而不是强度。如果你的理想是能够享受充足而自由的个人时间,四大的合伙人未必是一个好的选择。
  04
  难道成为合伙人仅仅是因为钱
  是的,金钱非常重要。如果不重要,合伙人的法拉利和私人直升机从哪来呢?
  但是在四大伙伴中,还有其他的一些常常被忽视的因素。如健康保险,生活福利,社交人脉、职场能力等。
  在四大的13年,即使成为合伙人,也不允许原地踏步。
  知乎上有人说,现在的四大在很多人印象中好像很不堪的样子,不仅很好进,还大把招人,已经失去了以前的光环。但有个回复我很喜欢,说的是四大再不堪,也是四大,只有四个,而且很大。
  四大的录取人数很多是由业务量来决定的,而好不好进的标准不能看录取人数的多少,而是按照录取比例的大小来决定。很多人只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迈进了四大的大门,却没看到应聘考场里黑压压的笔试人群。四大特别低的笔试通过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很多人认为的四大门槛大大降低也许是一种错觉。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不管是985的财会生,还是二本院校的财会生,只要进入四大就不再有身上的标签,每个人都必须全力以赴跟上团队的脚步,一直停留在原地的肯定会被淘汰。
  从A1到合伙人,13年左右的时间,1000个人中也许能留到最后的只有10来个,所以不要觉得在四大很简单,能真正做到合伙人的位子,才能有底气的去评价,这个象牙塔爬到顶端到底难不难。顺利拿下四大offer的同学大学都是怎么度过的?四大资料,戳: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学霸汇总版 2018更新笔经面经
 
更多ACCA专业学习内容来自ACCA中国考试网和全球ACCA学习者一起成长为高端财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