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是美国着名经济学家,29岁就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曼昆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是年轻人不可不知的经济学知识,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基本框架。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个通俗解读版本。
*9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顾此,就要失彼,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要想得到这个,你就得放弃另一个。下定决心做一件事,就必须做出非此即彼的取舍。
第二条:有得必有失
付出分两种: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做事情两点都得考虑。
第三条:多个孩子,多副碗筷——聪明的脑袋才会这么想
如果做一件事件的额外收益大于额外支出,聪明的人就会立即采取行动。
第四条:驴子看到眼前那把草就会拉磨,——人也需要这把草
当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的时候,人的行为也会随之而变。
经济是如何运转的
第五条:贸易的真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交易产生了,人们就可以专注自己最擅长的那块。通过买卖交换,就能买到更多不同的东西。
第六条:市场是个好东西
在市场经济中,家庭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就好像受到一只“无影手”指挥一样,——恰恰是这只手在引导着市场对不同资源进行“混搭”。另外一种情况与此相反,即由政府主导下的中央计划委员会对资源进行调配。
第七条:有时政府也能办点人事儿,比如改善改善市场结果啥的
市场并非万能的,有时候也掉链子,“混搭”不出来很好的效果。那么这个时候,有关部门就能通过发布公共政策来进行改善,比如专门针对垄断和污染的法规。
人们是如何你来我往的
第八条:好日子是由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决定的
在相同时间内,人们能够创造的东西越多,日子就越好过。大概就是这意思吧,随着一个国家的生产率增长,人均收入也会跟着增长。
第九条:钱多了,物价也跟着上去了
如果政府发行大量的钞票,币值就会下降。造成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即钱是没少花,买到的却是跟之前一样东西。
第十条:要么通胀,要么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社会总要不时地面对这样的取舍
一般来说,抑制通胀就会暂时使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两者之间如何取舍对理解税率变化、政府开支和货币政策的短期效用至关重要。
报考指南:2014年AICPA报考指南
考前冲刺:AICPA 考试试题 考试辅导
高清网课:AICPA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