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审计师注意保持审计逻辑链条的严密。经营和会计核算的逻辑关系是:“凡是经营上有所动作,财务上一定要有反映;凡是财务上有反映的,经营上一定要有过动作”,所以保持逻辑完备和链条的严密,一定能够发现经营的真实痕迹。在审计账表查证过程中检查账表资料的顺序为会计报表---报表编制底稿---总账余额表---各个科目的明细,最后延伸到原始证据,尤其是第三方证据,如第三方的确认函、第三方签字的工程量确认单。
  2. 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技巧:计算各种会计比率,如毛利率、贷款利率、固定资产折旧率,甚至单项成本占工程成本的比例,通过合理性测试判断查找审计重点。如某个项目盈利水平远远超出一般项目盈利水平,项目的钢材成本占该项目的收入和成本比重异常都应视为审计查证重点。
  3. 对可疑数据的审计技巧。数字的本身并不构成审计线索,只有将具体数字与特定内容相联系时才能判断是否构成可疑数字。
  (1)根据数字大小、正负值判断。某个数字在特定的经济业务中,其大小及借贷方向是否异常是可以判断的,在施工企业中与往来被审计单位应付工程款的大额借方余额则属可疑数字,大额的现金支付也属于检查的重点内容。
  (2)根据数字的变化趋势和范围判断。如某个分包方在工程施工阶段工程款每次支付均在30万元以下,但在工程完工一两年后却出现一次性支付50万元,审计时应重点检查与之相关的数据,查证是否存在舞弊行为。
  (3)对数据的精确程度判断。在填报资料中数据的精确程度是与其具体的经济业务相关联的,该精确而没有精确到适当程度,不该精确的而精确到不正常的程度均可视为可疑数据。如分包结算为万元的整数视为可疑数据。
  (4)对数字的巧合程度分析判断。审计人员在具体审查某笔可疑款项的去向时失掉了线索,而在检查有关联的项目时几个数据相加恰恰与追查数据一致,则此数据可视为可疑数据继续追查。
  4. 对可疑时间的审计技巧。所谓可疑时间就是会计凭证、账表和相关业务资料中不正常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时间。对会计资料中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发生或记录的时间是否符合特定的时间进行判断。如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发生的大额现金支付,则视为可疑时间,应继续追查是否存在乱列名目发放钱物;而在编制会计报表的月份,尤其编制中期报表和年度报表的月份,被审计单位为人为调节利润的嫌疑增大,应继续追查。
  (1)对会计资料中所反映的时间长短进行判断。如工程完工几年,且甲方工程款已基本回收,项目经济效益较好的项目,如出现大额的应付工程款则在时间上属可疑了,因为一般情况下这种项目的债务基本付清,是否存在计提秘密准备、虚拟债务,对被审计单位债务真实性应重点审计重点。
  (2)对会计账表记载的数字在时间上与相关文件、制度和办法等要求不一致的要进行审查判断。如公司文件规定可以发放某项钱物,却在财务账面无法查证,则应继续追查相关内部控制和会计记录,判断其合规性和合法性。又如查人事部门的考勤记录中某人已调离,却发现调离后此人经办的大量业务,则应对这些业务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高顿网校微信二维码
关注高顿网校微信,*9时间获取AICPA考试时间提醒,体验全新备考方式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AICPA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3年AICPA考试辅导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2014年AICPA报考指南 
  考前冲刺:AICPA 考试试题   考试辅导
  高清网课:AICPA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