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之父索耶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
  获取审计证据,需要根据情况采用各种审计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发展,审计方法也越来越丰富,从定性分析法的归纳、判断、推理到定量分析法大量运用数学、统计、概率、抽样等知识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发展到现在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方法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那么,审计方法有什么选择技巧呢?
  1. 现场审计前的准备工作。在对某个项目开展现场审计前,先对其进行非现场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反馈回的审计表格,审计人员能够了解被审单位基本情况和主要经济活动,做到审前心中有数;同时审计人员能够确定现场审计的重点内容和重要环节,科学地选择审计方法;也能够捕捉审计线索和疑点。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审计成本,大大提高审计效率,在开展现场审计前,有条件的审计部门要尽可能的开展非现场审计,这对整个审计项目而言就是一种审计技巧,特别是对大中型审计项目非常重要。
  2. 设定可疑假定判断。审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对蓄意隐瞒的舞弊应保持职业谨慎态度,“职业怀疑主义”精神应贯穿整个审计过程。可疑假定判断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应假定被审计对象的财会资料和其经营活动可能存在错误和舞弊行为,只不过不知道其存在的具体环节和表现形态。事实上,被审计单位也许并不存在错误和舞弊情况,但审计人员从审计的审慎原则上只有确立了这一假定,审计师才能克服自身对于被审计单位的信任和以往与该被审计单位的合作经验的依赖,增强查处舞弊的意识与发现舞弊的敏感,才能及时地发现和捕捉审计线索和疑点,以质疑的思维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对对管理层提供的相关信息做出准确的审计结论和评价。
  3. 对被审计对象内部控制进行抽查性测试。一般情况下,被审单位内部控制越到位,存在舞弊和差错的可能性就越小,审计的难度和工作量就会降低,否则,不仅增加审计难度和工作量,还会增大审计风险。因此,对被审单位的内控建设测试是必要的,但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对一个单位的内控建设的测试和评价本身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审计时不可能把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内容都测试到位,审计人员可根据审计内容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测试分析,就可大大降低审计查证的盲目性,提高审计效率。
  4. 正确把握好顺查和逆查的关系。顺查的优点是运用简便且能够把问题查彻底,缺点是费时费力且不易抓住问题的重点,此方法适用于被审部位内部控制不健全,规模小、资源少、业务活动简单和发现重大错弊线索和疑点的时候。逆查的优点是运用起来省时省力且容易抓住问题的重点,其缺点是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查清楚,有时可能遗漏重大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因此,在审计实践中,不能机械地运用顺查或逆查,要对所查项目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一般来说,查账初期,宜用逆查法,抓住重点和疑点,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详查,若已掌握了审计线索或为证明某环节是否存在错弊情况可用顺查方法。顺查与逆查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既抓住重点,又省时省力。
高顿网校微信二维码
关注高顿网校微信,*9时间获取AICPA考试时间提醒,体验全新备考方式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AICPA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3年AICPA考试辅导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2014年AICPA报考指南 
  考前冲刺:AICPA 考试试题   考试辅导
  高清网课:AICPA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