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重点】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按年统计)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公式如下:
  GDP=GNP一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GNP一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
  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居民和非常住居民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
  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
  对应于这三种表现形态,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常用的是支出法。其公式为:
  GDP=C+I+G+(X—M)
  其中,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G代表“政府支出”;X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x—M)代表“净出口”。
  例3_2(2012年3月真题·多选题)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按年统计)生产活动的最终
  成果,包括(       )形态。
  A.价值形态
  B.生产形态
  C.收入形态
  D.产品形态
  【参考答案】ACD
  【解析】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按年统计)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包括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2.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国民经济的重要统计指标之一。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工业总产出减去工业中间投入。
  二是收入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
  3.失业率
  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劳动力人口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
  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
  充分就业是指对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但不是完全利用,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不可能达到失业率为零的状态。
  4.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用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普遍、明显地上涨。
  衡量通货膨胀常用的指标有三种:零售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通货膨胀影响到经济的两种方式:通过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通过改变产品产量与类型。
  通货膨胀从程度上分为温和、严重、恶性三种。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胀率低于10%的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是指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是指三位数以上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产生的三种原因: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5.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经常项目主要反映一国的贸易和劳务往来状况,包括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单方面转移,是*2综合性的对外贸易指标
  资本项目集中反映一国同国外资金往来的情况,反映一国利用外资和偿还本金的执行情况。资本项目一般分为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