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的公司化浪潮及其背景
在业外人士的眼里,证券交易所只是为追求赢利的证券交易提供一个场所,而它自身不应该以利润为导向。因此,证券交易所就应该是会员制,类似于俱乐部,由会员们共同所有,由会员们出资维系,让会员们进入使用。但是,现在我们突然发觉,会员制的交易所已经很少了,大部分主要交易所已经变成了公司制。换言之,现在的交易所与一个普通的商业企业并无二致,不再提供会员之间的互助,而是所有者(股东)的赢利工具。著名的交易所中,硕果仅存的会员制交易所也就是纽约股票交易所和东京股票交易所,而前者还正在酝酿改制为公司。证券交易所公司化的浪潮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最早是1993年从斯德哥尔摩股票交易所开始的。随后是赫尔辛基股票交易所(1995)、哥本哈根股票交易所(1996)、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1997)澳大利亚股票交易所(1998)。目前巴黎股票交易所、多伦多股票交易所、伦敦股票交易所、纳斯达克市场、新加坡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都已经加入这一行列。交易所不仅进行公司化和追求赢利,还要上市,在自己的市场上市。澳大利亚股票交易所于1998年10月、香港交易所于2000年6月、新加坡交易所于2000年12月分别在各自的市场上市。
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浪潮是由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诱发的。
*9是各国经济重点放松管制和市场自由化浪潮。80年代初期,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分别在美国和英国执政,同时鼓吹和应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越来越加强市场力量的自发调节作用,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这一思潮实际上也席卷其他发达国家。当时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市场自己能够做得更好。这一浪潮也影响到证券市场,影响到证券交易所的组织结构,为交易所公司化和追求赢利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人们认识到,交易所也可以通过自律监管、借助于追求利益的激励机制将自己管理得更好。
第二个原因是技术的进步。由于电子信息、通讯和数字处理技术的突飞猛进,股票交易从场地交易市场转向电子交易市场,交易越来越自动化和非中介化,这些摧毁了交易所的自然垄断基础,会员制的互惠治理的好处大大降低。同时,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会员制交易所缺乏资源利用*7的技术。
第三个原因是交易所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由于经济日趋全球化,资本在国际之间迅速流动,加剧了交易所之间的竞争。一个不以赢利为目标的交易所是很难适应竞争的。只有公司化才能从市场中获得更多的资源以改善交易所的设施和运作方式。
交易所公司化后,其业务变成两个部分:一是商业活动,二是监管活动。前者是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并从中收费获取收入。后者是制定规则、确保上市商和会员遵循规则,从而为资本的交易提供一个公正、公平、有序的市场。
交易所公司化后可能出现的潜在利益冲突
公司制的股票交易所是以利润*5化为目标的。公司化后,交易所的是通过提供服务来获得收入,从给予会员资格、公司上市、交易股票、清算、出售市场信息中获得收益。这些收益直接来自券商、中介机构、上市商、信息卖主,间接地来自投资者。于是,其扮演的商业角色和监管角色之间可能会产生利益冲突:交易所要按公众的利益制定规则,但规则可能不利于其商业利益。因而人们有理由担心它会在监管上不尽职尽责,会偏向于自己的股东,追求自己的商业利益,不注意保护投资者,不注意维护资本市场的信誉。例如,当它所监管的上市公司同交易所的股东是竞争关系时,其监管可能于上市公司不利。更有问题的是,在会员制的交易所中,费用的收取以弥补各项开支为标准,而公司制的交易所则要考虑利润率。公司制交易所的商业运行成本和收益是非常直接的,但监管部分的开支很清楚,收益却很难量化,不能被同等看待。因此,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交易所可能不太情愿花太多的资源去进行监管。同样的道理,为了从挂牌交易中收取费用,交易所不情愿暂停因为违规而应该暂停交易的上市公司证券的交易。尤其是如果交易所在自己的市场上上市,就更容易引起人们对其公正性的疑虑。此外,股东相互之间监督和执行规则也容易引起疑虑。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方面,公司化的内在机制可以促使交易所承担起监管的重任;另一方面,在有冲突的地方可以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交易所公司化后自律监管的作用机制
无论从动机上还是能力上,公司制的交易所都能够较好地起到监管作用。其实道理很简单,证券交易所与一个综合性的商业大楼有什么区别呢?没有实质性区别。都是提供一个场所和设施,由中介机构(商店)将上市商(制造商)与投资者(顾客)联结起来进行交易,交易的对象是证券(商品)。如果有区别的话,是因为交易所以前具有自然垄断的特征,所以需要在组织结构上加以限制。既然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扩大,自然垄断特性消除了,则公司化是合理的。监管也正是像普通企业对自己产品形象的维护,像商业大楼对入住商户质量的控制和对交易规则的维持一样,其目的仍然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扩大业务规模,从而赚取更多的利润。显然,服务于公众利益的监管职责与其追求公司利益的商业活动从长远来看是一致的。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