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管理办法》,这是融资融券业务的基础性指导文件。
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是继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实施之后,又一个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具有根本性影响的制度安排。
融资融券制度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一种新的交易工具,融资融券业务特别是融券的推出将在我国证券市场形成做空机制,改变目前证券市场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单边市”现状。
(2)融资融券业务将增加资金和证券的供给,增强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和连续性,活跃交易,大大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
(3)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将连通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增加资本市场资金供给。
(4)融券的推出有利于投资者利用衍生工具的交易进行避险和套利,进而提高市场效率。
(5)融资融券有利于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然而,融资融券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市场完善、提高市场有效性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在:
(1)融资融券业务对标的证券具有助涨助跌的作用。
(2)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使得证券交易更容易被操纵。
(3)融资融券业务可能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一定威胁。
总之,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是加深我国证券市场基本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利大于弊。它将改变我国证券市场“单边市”的状况,改善证券市场中资金和证券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对于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报考指南: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报考指南
高顿题库:2014证券资格考试免费题库
考前冲刺: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试题 索取证券考试通关宝典
高清网课: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