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
  1.货币政策及其作用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等)。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乘数变小,市场货币流通量便会相应减少。
  (2)再贴现政策: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用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融资所作的政策规定。
  (3)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两类: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
  (1)直接信用控制:指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具体手段包括:规定利率限额与信用配额、信用条件限制、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
  (2)间接信用指导: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行为的做法。
  3.货币政策的运作
  货币政策的运作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客观经济形势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调控货币量和信用规模,使之达到预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并以此影响整体经济的运行。
  货币政策分为: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手段是: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
  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手段是: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
  4.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分析:利率、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利率。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三)收入政策
  1.收入政策概述
  收入政策是国家为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和总任务,针对居民收入水平高低、收入差距大小在分配方面制定的原则和方针。
  收入政策目标包括收入总量目标和收入结构目标。收入总量目标着眼于近期的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着重处理积累和消费、人们近期生活水平改善和国家长远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失业和通货膨胀的问题。收入结构目标则着眼于处理各种收入的比例,以解决公共消费和私人消费、收入差距等问题。
  收入总量调控政策主要通过财政、货币机制来实施,还可以通过行政干预和法律调整等机制来实施。
  2.我国收入政策的变化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政策。在以劳动收入为主体的前提下,国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一切合法收入和财产,鼓励城乡居民储蓄和投资,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扫一扫微信,*9时间获取2014年证券从业考试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提醒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考试辅导高清课程免费题库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报考指南
        高顿题库:2014证券资格考试免费题库
  考前冲刺: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试题   索取证券考试通关宝典
  高清网课: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