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法规之证券公司信息技术治理

想进证券行业,证券从业资格是绕不开的“入门证”——不管是去证券公司、银行,还是上市公司、投资公司,甚至财经媒体、政府经济部门,这个证都是重要参考。过了这个门槛,才能被证券公司等机构聘用,也是个人财商水平的体现,更是投资获利的知识工具。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聊《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里的“证券公司信息技术治理”,实用信息直接讲。

董事会:信息技术治理的“决策层”

董事会是证券公司信息技术治理的“大脑”,管的是大方向和关键资源。具体要做四件事:一是审议信息技术战略,得跟公司发展战略、风险管理策略、资本实力匹配——比如公司要扩张业务,信息技术得能支撑新业务的系统需求;二是建信息技术人力和资金保障方案,比如招多少技术人员、每年投多少钱,得有明确计划;三是每年评估信息技术管理的效果和效率,比如系统稳不稳、有没有帮公司降本增效;四是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信息技术职责。

经营管理层:把决策落地的“执行层”

经营管理层是“执行者”,要把董事会决议变成实际行动。主要职责有四个:第一,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比如董事会说要建信息安全系统,就得牵头找供应商、定时间表推进;第二,建明确的信息技术管理架构——谁管技术、谁管安全、流程怎么走、部门怎么协调,得理清楚;第三,完善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技术部门做得好有没有奖励,出问题谁负责,得明确;第四,公司章程或董事会授权的其他信息技术职责,比如日常技术团队管理。

信息技术治理委员会:管专业细节的“专业层”

信息技术治理委员会是“专业管家”,管具体的专业事儿,主要负责七项内容:1. 信息技术规划——包括信息技术建设、信息安全、数据治理的规划,比如未来三年要建哪些系统、怎么保障客户信息安全;2. 信息技术投入预算及分配——比如今年技术预算1000万,多少买设备、多少请运维、多少做安全;3. 重要信息系统建设或重大改造立项、重大变更——比如上新交易系统、改现有系统,得审批;4. 信息技术应急预案——系统崩了怎么快速恢复、客户数据怎么保障,得有详细预案;5. 使用信息技术开展业务的审查报告及年度评估——比如用AI做客户营销,得审查合不合规、有没有侵犯隐私,每年评估效果;6. 委员提请审议的事项;7. 其他对信息技术管理有重大影响的事儿。

证券公司信息技术治理是分层负责的活儿,董事会定方向,经营管理层抓执行,信息技术治理委员会管专业细节,三层配合才能把信息技术管好。对于考证券从业资格的人来说,这部分内容得记清楚;对于从业者来说,得明白自己所在层级的职责。想了解更多细节,比如具体法规条款或备考技巧,可以去高顿教育官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