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级职称答疑:最终报废残值与税法残值

  【原题】计算分析题
  教材【例6-13】宏基公司现有一台旧机床是三年前购进的,目前准备用一新机床替换。该公司所得税率40%,资本成本率为10%,其余资料如表6-11所示。
 
  正确答案:
  营业现金流量的分析
  ①继续使用旧设备营业现金流量的分析
  营业现金流量=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成本+折旧抵税
  1~6年税后付现成本=-13000×(1-40%)=-7800
  第二年末大修成本=-18000×(1-40%)=-10800
  1~5年折旧抵税=10000×40%=4000
 

 
  ②购买新设备营业现金流量的分析
  营业现金流量=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成本+折旧抵税
  1~6年税后付现成本=7000×(1-40%)=-4200
  第四年末大修成本=9000×(1-40%)=-5400
  1~6年折旧抵税=12000×40%=4800
 

 
  知识点: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学员提问】
  老师您好!题目的表6-11中有一个“税法残值”,还有一个最终报废残值,税法残值有什么用,计算折旧的时候用到吗?最终报废残值的意思就是最后实际的价值吗?
  【老师回答】
  尊敬的学员,您好:
  1.是的,计算折旧的时候需要使用税法残值,折旧=(原值-税法残值)/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
  2.最终报废残值指的是企业最终可以获得的收入。存在所得税的情况下,最终报废残值是需要和税法残值进行比较的。
  当最终报废残值大于税法残值的时候,意味着存在变现收益,需要纳税,残值变现收益纳税=(最终报废残值-税法残值)*所得税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