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微笔记: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
  含义: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1.连环替代法
  设R=A×B×C
  在测定各因素变动对指标R的影响程度时可按顺序进行:
  基期基期指标值R0=A0×B0×C0(1)
  *9次替代A1×B0×C0(2)
  第二次替代A1×B1×C0(3)
  第三次替代本期指标值R1=A1×B1×C1(4)
  (2)-(1)→A变动对R的影响
  (3)-(2)→B变动对R的影响
  (4)-(3)→C变动对R的影响
  把各因素变动综合起来,总影响:△R=R1-R0
  注意:如果将各因素替代的顺序改变,则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在考试中一般会给出各因素的分析顺序。
  2.差额分析法
  R=A×B×C
  A因素变动的影响=(A1-A0)×B0×C0
  B因素变动的影响=A1×(B1-B0)×C0
  C因素变动的影响=A1×B1×(C1-C0)
  提示:差额分析法公式的记忆:计算某一个因素的影响时,必须把公式中的该因素替换为本期与基期之差。在括号前的因素为本期值(新),在括号后的因素为基期值(旧)。
  注意:
  1.因素分解的关联性。(指标与因素存在因果关系)
  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替代因素时,必须按照各因素的依存关系,排列成一定的顺序并依次替代,不可随意加以颠倒,否则就会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
  3.顺序替代的连环性。(每次替代是在上一次的基础上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