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顿网校一如既往,为广大考生提供更加优质的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服务,让我们共同努力,2015年梦想成真!
  财务管理中存在着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杠杆效应,表现为:由于特定固定支出或费用的存在,导致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包括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三种效应形式。杠杆效应既可以产生杠杆利益,也可能带来杠杆风险。
     1、经营杠杆效应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性经营成本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资产报酬(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经营杠杆反映了资产报酬的波动性,用以评价企业的经营风险。用息税前利润(EBIT)表示资产总报酬,则:
  EBIT = S-V-F = (P-VC)Q-F = M- F
  式中:EBIT:息税前利润;S:销售额;V:变动性经营成本;F:固定性经营成本;Q:产销业务量;P:销售单价;Vc:单位变动成本;M:边际贡献。
  上式中,影响EBIT的因素包括产品售价、产品需求、产品成本等因素。当产品成本中存在固定成本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产销业务量的增加虽然不会改变固定成本总额,但会降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便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大于产销业务量的增长率,进而产生经营杠杆效应。当不存在固定性经营成本时,所有成本都是变动性经营成本,边际贡献等于息税前利润,此时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与产销业务量的变动率完全一致。
  2、经营杠杆系数
  只要企业存在固定性经营成本,就存在经营杠杆效应。但以不同产销业务量为基础,其经营杠杆效亟的大小程度是不一致的。测算经营杠杆效应程度,常用指标为经营社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DOL),是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