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证书考试科目共设三科,分别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考生需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每科满分100分,60分即为合格,考试采用无纸化机考形式,题型涵盖单选、多选、判断、计算分析及综合题,下面跟着高顿会计小编具体看看吧!
中级会计证书考试科目
一、中级会计证书考试科目有哪些?
中级会计考试科目设置科学,覆盖会计专业核心领域:
1.《中级会计实务》:综合性最强,包含长期股权投资、合并财务报表、收入确认等核心内容,需构建跨章节知识框架。考试时长165分钟,题型以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为主,分值占比超50%。
2.《财务管理》:公式密集型科目,聚焦资金时间价值、成本预算、财务分析等量化分析模块,考试时长135分钟,需熟练运用机考系统提升计算效率。
3.《经济法》:法规条文与案例分析并重,涵盖公司法、合同法、税法等,考试时长120分钟,近年主观题占比提升,需强化法理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备考建议:
实务与财管需结合真题强化计算逻辑,经济法通过思维导图梳理高频法条。
分阶段复习,优先突破实务重难点,再巩固其他科目。
二、中级会计证书哪门科目最难?
从考生反馈与通过率数据来看,《中级会计实务》被普遍认为是难度最高的科目:
1.难点一:知识体系庞杂
涵盖资产、负债、收入等20余章内容,需理解会计准则并灵活应用于合并报表、所得税处理等复杂场景。
2.难点二:综合性强
主观题占比55%,常涉及跨章节联动命题(如“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抵消分录”),对逻辑思维和实操能力要求极高。
3.难点三:命题灵活度高
新增情景案例题要求考生根据企业实际业务判断会计处理,仅靠死记硬背难以应对。
对比其他科目:
《财务管理》公式繁多,但逻辑性较强,理科生或擅长计算者更具优势;
《经济法》记忆量较大,但法条更新较少,短期冲刺提分可行性高。
以上就是【注意!中级会计证书考试科目只有这三门!】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中级会计考试动态,欢迎前往高顿中级会计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