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考试共设三门科目:《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考生必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全部通过,方可领证,考试时长分别为:《中级会计实务》165分钟,侧重分录与跨章节综合题;《财务管理》135分钟,公式计算量大;《经济法》120分钟,考查法条记忆与案例分析,下面跟着高顿会计小编具体看看吧!
中级会计考几门科目
一、中级会计考几门科目?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科目未作调整,仍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三科,从难度上看:
1.《中级会计实务》因涉及合并报表、金融资产等复杂知识点,被普遍认为是最难科目,需投入40%以上的备考时间;
2.《财务管理》公式密集,计算量大,需熟练掌握资金时间价值、成本分析等模型;
3.《经济法》虽然偏重记忆,但近年考题案例化趋势明显,需结合实务理解法条应用。
建议考生根据自身基础选择报考策略,如零基础者可优先突破《经济法》与《财务管理》,再集中攻克实务难点。
二、中级会计师成绩有效期是多久?
中级会计师考试成绩实行两年滚动制,考生需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
例如,若2025年通过《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2026年需通过《经济法》;若2026年未通过《经济法》,则2025年成绩失效,2027年需重新报考三科。
备考时,建议分阶段规划:
1.基础阶段(3-6月)夯实知识点
2.强化阶段(7-8月)突破重难点
3.冲刺阶段(9月)模拟实战
可借助历年真题熟悉命题规律,重点关注新增或调整内容(如《财务管理》中的“总成本模型”),避免因政策变化影响得分。
以上就是【中级会计考几门科目?一文读懂具体内容】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中级会计考试动态,欢迎前往高顿中级会计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