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中级会计报考延续“学历+工作年限”双审核机制,具体要求如下:
1、学历门槛:最低需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学历越高所需工作年限越短。
大专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满4年;
硕士学位:满1年;
博士学位或持有经济、统计、审计中级资格者无年限限制。
2、工作年限计算:截至2025年12月31日,需提供社保或劳动合同等证明材料,非全日制学历可累计毕业前后的全职会计工作时间。
属地原则:在职人员按工作地、学生按学籍地、其他人员按户籍或居住地报考,需提前准备属地证明材料。
注意:部分省份要求完成会计信息采集或继续教育,首次报考考生需提前3个月准备材料,避免审核失败。
二、中级会计2025年考试时间如何安排?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定于9月6日至8日举行,分三个批次进行,具体科目时间安排如下:

关键提醒:
考生需通过准考证确认个人批次及考场信息,系统随机分配不可更改;
考试形式为无纸化机考,建议提前熟悉公式输入、计算器操作等技巧;
成绩有效期为连续两年,考生需在期限内通过全部科目。
三、中级会计科目如何高效搭配?
考生可根据基础与时间选择以下策略:
1、一年三科(适合全职备考者)
科目组合:《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
优势:集中攻克难点,缩短取证周期;
注意:需每日投入4小时以上,优先突破实务与财管关联章节。
2、两年三科(主流选择)
方案一:第一年《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第二年《财务管理》。
(实务与经济法文理结合,缓解计算压力)
方案二:第一年《财务管理》+《经济法》,第二年《中级会计实务》。
(先攻计算类科目,再集中突破实务难点)
3、灵活调整(零基础/在职考生)
首年主攻《财务管理》+《经济法》,避开实务长投、合并报表等难点;
次年专攻实务,利用碎片时间强化法条记忆。
备考建议:无论选择哪种方案,均需制定每日学习计划,重点突破高频考点,搭配真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