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目搭配需结合个人基础、备考时间及学习能力灵活选择:
1、零基础/在职考生:建议首年选择《财务管理》+《经济法》,避开实务的复杂计算与长投、合并报表等难点,次年集中攻克实务。
2、全职备考/学霸型考生:可尝试“实务+财管+经济法”三科联报,优先突破实务长投、合并报表等核心章节,再强化财管公式训练与经济法案例记忆。
3、大龄/宝妈考生:优先主攻《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利用文科思维辅助理解会计分录,次年再突破财管公式。
关键原则:实务是其他科目的基础,建议无论选择哪种搭配,均优先分配30%以上时间梳理实务核心章节(如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
二、中级会计各科目备考重点是什么?
1、《中级会计实务》
重点章节:长期股权投资(30分)、金融资产(20分)、收入与租赁(25分)。
备考策略:通过思维导图串联知识点,结合上市公司财报案例理解会计处理逻辑,真题中综合题占比超60%,需反复练习跨章节整合能力。
2、《财务管理》
核心公式:货币时间价值(10分)、资本成本(15分)、本量利分析(12分)。
提分技巧:建立“公式库”分类记忆,利用机考系统自带的计算器提前适应操作,提升计算速度。
3、《经济法》
高频考点:公司法(20%-25%)、合同法(15%-18%)、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各占10%-12%)。
学习方法:对比记忆相似法条(如普通合伙人与有限合伙人权利义务),通过画时间轴梳理票据权利时效,关注新增的信托法律制度考点。
三、中级会计全年备考计划如何制定?
中级会计建议分三阶段推进,科学规划提升效率:
1、基础阶段(3-6月)
通读教材,结合课程梳理知识点,重点突破实务分录逻辑与财管公式推导。
每日学习时长:3-4小时,实务、财管、经济法按4:3:3分配。
2、强化阶段(7-8月)
主攻近5年真题,错题本记录高频考点。
实务侧重跨章节综合题,财管强化计算速度,经济法归纳法条关键词。
3、冲刺阶段(9月考前)
全真模拟机考,查漏补缺,关注易错点(如经济法简答题答题模板)。
每日投入2-3小时,实务、财管、经济法按5:3:2分配,保持答题手感。
避坑提醒:实务与财管关联性强,建议先学实务再攻财管;经济法可通过口诀记忆法条,避免死记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