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中级会计报名条件延续往年框架,主要分为基本条件和具体条件两部分:
1.基本条件:遵守《会计法》及国家会计制度,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热爱会计工作且具备专业能力。
2.具体条件(满足其一即可):
大专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工作满4年;
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工作满2年;
硕士学位,工作满1年;
博士学位或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中级资格。
特别注意:非全日制学历(如自考、成考)可正常报考,工作年限计算截至2025年12月31日,实习经历不计入年限,建议考生提前准备学历及工作证明,部分省份需完成会计信息采集。
二、2025年中级会计何时报名和考试?
报名时间:2025年6月12日至7月2日,全国统一入口为“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
考试时间:2025年9月6日至8日,分三批次进行,具体科目安排为:
《中级会计实务》:8:30-11:15(165分钟)
《经济法》:13:30-15:30(120分钟)
《财务管理》:17:45-20:00(135分钟)
属地化要求:考生需在工作地、户籍地或学籍地报名,审核通过后不得跨地区考试,建议提前核对报名资格,避免因信息不符影响资格审核。
三、中级会计考试科目如何搭配更高效?
合理搭配科目是提高通关率的关键,考生可根据自身基础与时间规划选择:
1.一年三科(适合学霸型考生)
科目组合:《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
优势:集中备考压力分散,避免第二年科目失效风险。
注意:需高强度学习,建议按“实务→财管→经济法”顺序推进,文理结合缓解疲劳。
2.两年三科(主流选择)
方案一:第一年《实务》+《经济法》,第二年《财务管理》。
理由:实务为核心科目,经济法偏记忆,搭配降低难度;财管计算量大,集中攻克更高效。
方案二:第一年《财务管理》+《经济法》,第二年《实务》。
适用人群:数学基础好,优先突破计算型科目。
3.零基础考生专属策略
首年主攻《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夯实基础;次年集中备考《财务管理》。
建议搭配网课与习题,重点突破长投、合并报表等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