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级会计考3门,分别是《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和《财务管理》,需在连续的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否则成绩坐废。
1、中级会计实务
作为核心科目,涵盖会计基础理论与复杂实务操作,如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等内容,综合性强,对逻辑思维与计算能力要求较高,需投入较多精力理解知识点间的关联。
2、经济法
以法律法规为核心,侧重记忆与运用,涉及公司法、合同法等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法律条文。虽难度相对较低,但需注重法条细节与实际案例结合,避免死记硬背。
3、财务管理
公式密集型科目,涵盖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等量化内容,需熟练掌握计算技巧并灵活应用于题目。考试中计算量较大,建议强化机考环境下公式的输入效率。
二、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时间确定了吗?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定于9月6日至8日举行,分三批次进行,每日各科考试时段如下:
上午8:30-11:15:《中级会计实务》(165分钟)
下午13:30-15:30:《经济法》(120分钟)
晚上17:45-20:00:《财务管理》(135分钟)
注意事项:
1、批次由系统随机分配,考生无法自主选择,需提前打印准考证确认具体场次;
2、财务管理考试时长最长,建议考生提前适应机考计算器的使用;
3、各科目考试顺序不可调整,务必按准考证标注时间到场候考。
三、中级会计科目如何高效搭配?
方案一:稳中求进型
第一年:《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
实务与经济法关联度较高,实务夯实专业基础,经济法缓解备考压力,适合基础薄弱或时间有限的考生。
方案二:高效冲刺型
第一年:《中级会计实务》单科攻坚
针对零基础或在职考生,集中突破核心难点,次年集中备考剩余两科,降低战线拉长导致的遗忘风险。
方案三:全科挑战型
第一年:三科全报
适合学习能力强、时间充裕的考生,需制定严格计划,合理分配每日学习时长(如实务40%、经济法30%、财务管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