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处理中,重要性和谨慎性是两个重要的原则。它们在工作的性质、职责、功能和具体工作内容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一、工作性质
重要性原则主要应用于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例如人事部门负责招待领导的决策。这种工作性质使得重要性原则更侧重于日常运营的效率和效果,强调对于细节的关注和处理的准确性。
而谨慎性原则则涵盖了战略性的工作和事务性的工作。它包括批准作用的组织、领导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这种工作性质使得谨慎性原则更强调风险管理和预防,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
二、职责
在职责方面,重要性原则主要负责本单位财产物资的统一管理,每年进行一次财产清查,健全保管、领用、维护、赔偿、报废、报损以及人员调动交接制度,保证账物相符。它更注重于对已有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强调在保持稳定和可靠的基础上提升效率。
谨慎性原则则负责组织编制本单位资金的筹集计划和使用计划,并组织实施。资金的筹集计划和使用计划要结合本单位的经营预测和经营决策以及生产、经营、供应、销售、劳动、技术措施等计划,按年、按季、按月进行编制,并根据企业的经济核算责任制将各项计划指标分解下达落实,督促执行。这种职责使得谨慎性原则更注重长远战略的规划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功能
谨慎性原则运用广泛,可防止抬高资产和收益,压低负债和费用,并起到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但实际运用中存在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趋利弊害,使会计信息更具客观性。这是谨慎性原则的主要功能。
重要性原则有利于进一步挤去资产和利润中的水分,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做出准确的经营决策;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的利益;企业近期少交所得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其他基本会计原则的适应性进行修正。这是重要性原则的主要功能。
四、具体工作内容
重要性原则主要制定、修改关于权限和职能责任的组织结构,建立双轨的、相互的、纵向及横向的信息交流系统。预测对于工作人员的需求,做出人员投入计划,并对所需要的管理政策和计划做出预先设想。人员的配备和使用:即按照工作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录用、考核、奖惩、安置等。帮助工作人员不断提高个人工作能力,进行任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这些工作更注重基础建设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而谨慎性原则主要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做好工作人员的工资定级、升级和各种保险福利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励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工作情况和程序进行总结、评价,以便改进管理工作。这些工作更注重员工的激励和管理效能的提升。
- 中级会计考试备考资料>>中级会计考点汇总下载 会计实务在线试题 中级会计三科目考点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