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是财会行业两个含金量比较高的证书,尤其是注册会计师证书。那么这两个考试有什么区别呢,两门考试是否能够一起报考呢,下面看看高顿小编的解答吧。

中级会计

一、证书类型不同

中级会计师属于职称类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注册会计师属于执业证书,分为非执业和执业。

二、报考条件不同

中级会计师考试报考具有一定的学历和工作年限的限制,但是注册会计师只要报考的考生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就可以报考,没有工作年限和专业的限制。中级会计师报考条件如下:

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热爱会计工作,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3.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4.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5.具备博士学位。

6.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

三、考试科目不同

中级会计师考试总共有三个科目分别为《中级会计实务》、《中级财务管理》、《中级经济法》,参加考试的考生需要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才有机会获得中级会计职称证书。但是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共六个科目:《审计》、《会计》、《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成本管理》五年内通过。


以上就是【中级会计和注册会计师的区别有哪些?】的全部内容,如果你想学习更多中级会计师相关知识,欢迎前往高顿教育官网频道,这里可以学习更多关于中级会计师的精品课程,练习更多免费题目,还能及时了解实时更新的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