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吐槽中级会计很难小编就放心了,说明大家真的有在好好备考,认真思考。尽管眼前可能很难,小编给出的建议是保持脱离上个工作环境的初心,不然下次想扑腾起水花又平添了年龄的阻碍,后半辈子不长,能鼓起勇气的机会也就那么几次。考试的谜题再难,也得揭开答案看看怎么做的:
1.你的教材的打开方式不对
很多人一开始复习的时候就没有怎么看教材,因为现在什么资源都很方便,不会写分录就有分录总结,不理解财管的公式就出现了公式大全,仿佛知识都唾手可得。其实信息越是多,我们从中筛选对自己有用的就越难。教材书很经常被忽视,都说内容太细了,讲解太多了,没有标注重点,没耐心看下去。
不过这可能就是我们笨人的机会,大家都习惯“拿来主义”,却忘记会计这三科目本身都是对理解要求相当高的。官方教材不仅知识点全,权威性更是无可比拟,最重要的是追根溯源,知识点的身世被扒得干干净净。这岂不是理解的天堂?知识的土壤?
建议最少用半个月的时间先过一遍教材。尤其是零基础的朋友,官方教材可以作为小白的入门读物来看,起码可以了解到每一部分有什么知识点,框架怎样,知识之间有什么练习。
2.坏女人的修炼路:势利眼
中级会计的目的可不是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都掌握殆尽,奔着100分去考。本身就是知识型科目,过分数线不就拿证了?这要求我们对必考点把握精准,了解透彻。你可以对事业单位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只是脸熟,因为他们加起来也才不到10分,做个三五分算不错了。但做个势利的坏女人,对于占分比高的科目最好换副面孔。
3.复习心肠,霹雳手段
时间晃晃悠悠就来到冲刺阶段,这个时候准备时间最少也达到三个月了。一般人开始产生懒怠心理,以为自己的知识点已经掌握差不多了,做题基本也稳定在六七十,只等考试了。但松懈久了以后就会发现手感没了,东西有点遗忘,别人考完试才解放,自己属于提前走向灭亡。此时前期做的思维导图和笔记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发现只是遗忘不熟练时候,一定要立马拿出思维导图及时复习巩固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