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核算转公允价值计量有哪些?
成本法核算转公允价值计量都有哪几个重要的点呢?今天就来和大家统一讲解一下到底都有哪些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如果感兴趣,请接着往下看。

一、成本法核算转公允价值计量有哪些?
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成本法的核算指的是,在原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中,追加投资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等于原投资公允价值与新增投资成本相加之和。
由于在个别报表已经调整过公允价值,合并报表无需调整。
公允价值计量或权益法核算转成本法核算(即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
投资方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权益性投资,或者原持有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即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即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按下列会计处理方法核算(不构成“一揽子交易”):
1.例如:5%(金融资产)→60%(成本法)
(1)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采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应当将按照该准则确定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成本】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等
投资收益【原投资的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2)原持有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全部转入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当期投资收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二、成本法核算转公允价值计量例题
【计算题】
甲公司持有乙公司80%股权,成本为3 200万元,采用成本法核算。2×16年1月1日,甲公司出售所持乙公司75%的股权给非关联方,取得价款3 150万元,剩余5%股权的公允价值为210万元,甲公司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编制甲公司相关会计分录。
【分析】
本题中甲公司出售部分股权后应该按剩余股权当日公允价值借记“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则按账面价值结转,会计分录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2×16年1月1日
(1)处置部分股权
借:银行存款3 150
贷:长期股权投资3 000=3 200×75%/80%
投资收益 150
(2)剩余部分股权重分类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21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00=3200-3000
投资收益 10
衷心祝愿大家在以后的岁月里,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当然也希望大家对于它的热情能够一直保持,为自己,为明天闯出一片天地。
相信在如今这个时代的你们,可以顺利通过考试,其他方面也一样,大家,加油吧!
以上就是【成本法核算转公允价值计量有哪些?】的全部解答,如果你想要学习更多这方面的【中级会计职称】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高顿中级会计职称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