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领取:硕博择校、背景评估、备考指导

2026QS亚洲大学排名正式发布!香港高校表现良好!亚洲高校排名中,香港大学摘得桂冠,北京大学位居第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晋升一位后,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同列第三。前十席位已被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的高校尽数收入囊中。下面是具体内容!⭐国际硕博招简全新资料包
QS亚洲大学排名
一、2026QS亚洲大学排名——评价指标
学术声誉(30%)
雇主声誉(20%)
师生比(10%)
国际研究网络(10%)
论文篇均引用率(10%)
教员人均论文数(5%)
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员数(5%)
国际教员占比(2.5%)
国际学生占比(2.5%)
入境交换生比例(2.5%)
出境交换生比例(2.5%)
二、2026QS亚洲大学排名——中国高校排名综合表现
1、数量上断层领先
本次QS排名收录了395所中国(内地)高校——较去年新增261所。中国(内地)高校上榜数量增幅位列该地区第一名,新增261所院校几乎是第二名印度(新增137所,总数294所)的两倍。
日本(147所)、韩国(103所)紧随其后。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内地是唯一拥有超百所高校进入亚洲前500名的教育体系(100+所),远超印度(66所)和日本(51所)。
在前50(13所)、前100(25所)、前200(37所)高校数量上,中国内地均居亚洲首位。
2、区域表现各有侧重
中国香港:前十高校占5所(港大、港科大、港城大、港中文、港理工),数量远超内地(3所),展现出顶尖高校的集中优势;
香港大学位列第1
香港科技大学位列第6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并列第7
香港理工大学位列第10
香港浸会大学位列第53
香港教育大学位列第152
岭南大学位列第181
中国澳门:澳门大学排名最高,位居亚洲第102。
中国台湾:共有8所迈进前百,排名最高的是台湾大学,位列第23,对比去年上升了3名。
中国内地:前20高校与韩国并列最多(各6所),且在中上游分段(如前100、前200)的“集团军优势”显著,体现高等教育普及化成果。
三、2026QS亚洲大学排名——排名指标拆解
1、日本&韩国:师生比“王牌”
两国在“师生比”指标上表现突出,分别有20所和18所高校进入亚洲前100,小班教学、师生互动质量是其核心竞争力。
2、印度:科研与师资“双强”
印度在“师均发表论文”(46所前100)和“拥有博士学位的教职工”(45所前100)指标上领先,科研产出效率和师资学历结构优势明显,适合对学术产出有要求的学生。
3、马来西亚:国际化“黑马”
马来西亚是国际化指标的最大赢家:23所高校在“国际教师”指标进入前100,27所在“国际学生”指标跻身百强,远超韩国(20所)和中国香港(10所),多元文化氛围浓厚,留学性价比高。
四、2026QS亚洲大学排名——Top10及重点高校解析
1、前十排名:港大登顶,清北复交稳坐前列
第1名:香港大学(连续领跑,学术声誉与国际化并重)
第2名:北京大学(内地高校“领头羊”,雇主声誉亚洲顶尖)
并列第3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上升1位)、新加坡国立大学(NUS,亚洲科研重镇)
第5名:复旦大学(内地综合实力代表)
第9名:清华大学(工科优势突出,国际研究网络评分高)
2、区域格局:中国香港“五校进前十”
香港地区高校表现惊艳:港大(1)、港科大(6)、港城大(=7)、港中文(=7)、港理工(10)占据前十中的5席,国际化资源与学术实力的平衡是其核心优势。
注:以上学费仅供参考,以官方最新发布为准!
注:本文部分方式及考核方式介绍来自官网,或网络搜集信息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不代表合作关系,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以上就是【2026QS亚洲大学排名】内容的全部介绍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在职研究生报考信息等内容,可以前往高顿在职考研频道了解具体情况,这里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最新的考试资讯等你发现!
>>>点击图片了解免联考国际硕博热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