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QS新增了一项排名指标:国际学生多样性(International Student Diversity),可以理解为此前“国际学生比例”指标的升级。不仅关注大学招收了多少留学生,还要评估这些学生的国籍构成多样性:来自哪些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单位教员论文引用数-20%
-雇主声誉-15%
-就业成果-5%
-国际教师比例-5%
-国际研究网络-5%
-国际学生比例-5%
-国际学生多样性-0%
-师生比例-10%
-可持续性-5%
二、香港都会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近三年港校QS排名一览表
学校 | 2026 | 2025 | 2024 |
香港大学 | 11 | 17 | 26 |
香港中文大学 | 32 | 36 | 47 |
香港科技大学 | 44 | 47 | 60 |
香港理工大学 | 54 | 57 | 65 |
香港城市大学 | 63 | 62 | 70 |
香港浸会大学 | 244 | 252 | 295 |
香港教育大学 | 530 | - | / |
岭南大学 | 701-710 | 711-720 | 641-650 |
香港都会大学 | 781-790 | - | / |
学签证与移民计划参考英国“高潜人才签证”、香港“优才计划”、加拿大快捷通道……均参考QS Top100
国内落户与选调政策门槛多省选调生明确要求毕业于QS前100高校上海、成都等一线城市落户政策,对QS前50/100高校留学生给予优待
企业招聘“隐形筛选器”QS排名靠前的学校,依旧是HR简历筛选中的第一道“默认过滤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