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简称“闽”,全省大部分属中亚热带,闽东南部分地区属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17-21℃,平均降雨量1400-2000毫米,气候区域差异较大。但是适合人类长期居住。各气候带内水热条件的垂直分异也较明显。进出省通道在10个以上,形成九个设区市的快速铁路环线,相邻设区市之间1小时交通圈。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2014年统计师考试在10月19日举行,距离考试时间还有3个月的时间,想必福建的的考生正在如火如荼的准备考试。那么如何进行高效的学习,让自己长时间付出的努力不付诸东流?今天高顿网校小编就来为你支支招,告诉大家有效的学习方法才是成功考试的不二法门之一。
 
  统计实践史
  人类的统计实践是随着计数活动而产生的。因此,对统计实践发展的历史可追溯到人类社会初期的打绳结、画道道计数,这可算是最初的统计。而统计实践的真正萌芽是在古代奴隶社会。当时的统治阶级为了治理国家的需要,常常进行征税,征兵、服劳役等统治活动,因此有了了解社会基本情况的需要。我国早在公元前21 世纪的夏朝,就有了人口与土地数字的记载,当时全国分为九州,人口1355万人。世界上,古代埃及、希腊罗马的历史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古代埃及在公元前3000年已经有人口、居民财产统计;古代希腊据说公元前600年就进行过人口普查。古代罗马在公元前400年建立了人口普查和经常性人口出生、死亡登记制度。这些就是原始形态的统计。
  进入封建社会后,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统计的范围逐渐由人口、土地发展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生产力低下,经济落后,长期的封建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应地也阻碍了统计实践的发展。统计实践的广泛发展始于资本主义社会。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工、商、农、贸、交通的发展,统计实践从国家管理领域扩展到社会经济活动的许多领域。从18世纪起,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设立专业的统计机关,收集各方面统计资料,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人口、工业、农业、贸易、交通等项调查,出版统计刊物,建立国际统计组织,召开国际统计会议。
 
  高顿网校小编赠言: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