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师的考试分为初级统计师、中级统计师和高级统计师,每一级别的考试都有其对应的知识点,下面是高顿网校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考点的详细说明,考生们要认真复习哦!小编祝大家考试顺利!
 
   对外贸易统计
  (一) 对外贸易统计概念
  对外贸易统计又称海关统计,主要包括国家进出口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制定对外经济贸易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整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重要资料。
 
  (二) 对外贸易统计的对象和范围
  对外贸易统计以实际进出口货物为调查对象。包括中国对外贸易实际进出口货物,通过中国关境的转口贸易货物,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租赁期一年及以上的租赁贸易货物,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货物,国家间和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物资以及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的捐赠品。海关统计不包括未通过中国关境的转口贸易货物,租赁期一年以下的进出境货物,暂时进出口尚需复运出进口的货物,进出境运输工具添装的燃料和食品以及经过中国领土的直接过境货物。
 
  (三) 对外贸易统计的原则
  按照联合国的国际贸易统计原则,凡是引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物资存量增加或减少的进出口货物除制度另有规定者外,均要进行统计,并依据中国各地海关对进出口货物执行实际监管的进出口报关单进行统计。
 
  (四) 主要统计指标
  1. 进出口商品分类,中国海关采用国际通用的贸易统计标准,以海关合作理事会的《协调商品各类及编码体系》(HS)为基础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商品目录》,列出的进出口货物统计范围,同进按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调整商品分类。
  2. 进出口统计价格,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CIF)统计,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FOB)统计。到岸价格包括货价和货物运抵中国关境输入地点起卸前的包装费、运费、保险费和其他劳务费等费用。离岸价格不包括货物离开中国关境后运费、保险费和其他费用。统计价格分别以人民币和美元计值。如果成交价格为其他货币,则根据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公布的折算率分别折算成人民币和美元。
  3. 进出口国家(地区),进口货物统计原产国,出口货物统计最终目的地国。
  原产国指进口货物生产、开采或加工制造的国家(地区)。对经过两个以上国家(地区)加工制造的进口货物,则以最后一个对货物进行经济上可以视实质性加工的国家(地区)作为该货物的原产车。原产国确实不详时,按“国别不详”统计。
  最终目的国指出口货物已知的消费、使用或进一步加工制造国家(地区),包括直接使用或进行加工的国家(地区)。最终目的国不能确定时,按货物出口时尽可能预知的运往国(地区)统计。
  4. 进出口总额,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包括对外贸易实际进出口货物,来料加工装配进出口货物,国家间、联合国及国际组织部无偿援助物资和赠送品,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捐赠品、租赁期满归承租人所有的租赁货物,进料加工进出口货物,边境地方贸易及边境地区小额贸易进出口货物(边民互市贸易除外),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进出口货物和公用物品,到、离岸价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进出口货样和广告品(无商业价值、无使用价值和免费提供出口的除外),从保税仓库提取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进口货物,以及其他进出口货物。进出口总额用以观察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总规模。我国规定出口货物按离岗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统计。
 
  高顿网校小编赠言: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