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指标
  一、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
  (一)统计指标的涵义
  统计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基本概念及其具体数值的总称。
  统计指标包含六个要素: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时问限制、空间限制和具体指标数值。
 
  (二)统计指标的特点与作用
  1.统计指标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同质事物的可量性;二是量的综合性。
  2.统计指标的作用
  一是从认识的角度讲。它是记录社会经济现象变化发展情况的工具,同时,又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规律的手段。二是从社会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角度讲,它提供以数量表现的事实,是进行社会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依据
 
  (三)统计指标的种类
  按统计指标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按统计指标的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四类。
  统计指标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分类
 
  (四)统计指标体系
  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称为统计指标体系。
 
  二、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1.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最基本的综合指标,用绝对数表示。
  2.总量指标的作用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1.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2.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1.实物单位
  2.价值单位
  3.劳动时间单位
 
  (四)总量指标的计算原则
 
  三、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
  相对指标就是应用对比的方法,将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值加以对比计算的一种比值。
  相对指标的两种计量形式:复名数和无名数。
  1.百分数
  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l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通常用“%”表示。
  2.千分数
  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l0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它适用于比数比基数小得很多的情况,通常以“‰”表示。
  3.系数或倍数
  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l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系数常用于对比的比数与基数差别不大的情况;倍数则用于比数与基数差别很大的情况。
  4.成数
  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l0而计算出的相对数。
 
  (二)相对指标的作用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原则
  1.属于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计划执行进度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五种。
  2.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有: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
  3.计算相对指标的原则
  一要正确选择对比的基数;二要保持对比指标的可比性。
 
  四、平均指标
 
  (一)平均指标的概念、作用及分类
  1.平均指标是将一个总体内各个单位在某个数量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2.平均指标的作用
  3.平均指标的分类 平均指标分为数值平均数和位置平均数。数值平均数包括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位置平均数有中位数、众数等。
 
  (二)算术平均数(X)
  1.简单算术平均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
 
  (三)调和平均数(日)
  1.简单调和平均数 2.加权调和平均数
 
  (四)几何平均数(G)
 
  五、标志变异指标
  (一)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及其作用
 
  (二)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
  1.全距
  2.平均差
  3.标准差
  4.标准差系数(离散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