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从业考试在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为方便考生们更有效的复习,高顿网校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考点,考生们可参照着进行复习,祝大家考试顺利!小编提醒广大考生在考试前一周要注意饮食的调理,不要吃太过生冷和油腻的食物!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一)基本定义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度量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购买的商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其按年度计算的变动率通常被用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CPI及其类指数还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以及资产、负债、消费、收入等实际价值的重要依据。
 
  (二)编制方法
  国家统计局统一组织,分别编制全国、省市县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采用国际通行的链式拉氏公式,编制定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序列。对比基期5年调整一次,现行对比基期为2010年。
  基本方法为:固定一篮子居民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以及各个项目在篮子中的权数,通过对比报告期与基期的权数金额(即购买该篮子的金额)反映价格变动情况。
  基本流程包括:
  1.确定一篮子居民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
  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8各大类
  2.确定篮子中各类商品及服务的权数。
  抽样调查,辅之典型调查。5年更换一次,各年适度调整
  3.确定调查市、县和调查网点。
  采用划类选择法,抽选500个市、县,按等距抽样方法,兼顾规模、分布、注册登记类型等因素,抽选各调查市、县的调查网点。
  4.编制各类CPI。每月编制一次。基本步骤包括:
  一是计算市县级各基本分类月度环比指数,根据所属代表规格品价格变动相对数,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得出。
  二是计算市县级各基本分类当月权数金额,由上月基本分类权数金额乘本月基本分类月度环比指数。
  三是计算市县级各类(小类、中类、大类)当月权数金额,为下属所有基本分类当月权数金额之和。
  四是计算市县级各类(小类、中类、大类)月度环比指数,为下属所有基本分类当月权数金额之和与下属所有基本分类上月权数金额之和的比值。
  五是计算省级和全国月度环比指数。
  六是由月度环比指数再分别计算各类定基、同比指数。
 
  (三)资料来源
  国家调查队系统负责CPI基础数据收集工作。全国有4000余名现场调查员,按照“定人、定时、定点”原则直接收集CPI基础数据。对一般性规格品每月调查2~3次;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价格变动比较频繁的规格品,每5天调查一次;价格变动不频繁的规格品每月调查1次。
  调查员收集的基础数据由县级调查队通过网络上报省级调查总队;省级调查总队审核后上报国家统计局。在50个地级市已实现由调查员通过手持数据采集器将基础数据向国家统计局直接报送,现在在全国所有CPI调查市县推广使用。
 
  (四)数据公布
  全国CPI数据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对外发布,每月一次。发布内容包括CPI总指数、城市CPI、农村CPI、8个大类类别指数的环比、同比数据。
 
  高顿网校小编赠言: 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