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来临不用紧张,高顿网校小编为你出妙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统计从业《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科目中的知识点,大家可参考着进行复习。祝大家考试顺利!
 
  统计指标的分类
  1.按统计指标所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性质不同分:
  (1)数量指标(外延指标):
  反映总体绝对数量的多少,它用绝对数的形式来表示,并有计量单位。数量指标的数值随总体外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数量指标(外延指标):又称总量指标,可表现为总体单位总量,即一个总体中单位的数目,也可表现为总体标志总量,即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总和。总体单位总量可以用计数的方法取得,而总体标志总量则要通过汇总计算取得。
  数量指标如,企业个数、企业员工数、全国总人口、工资总额(标志总量)。
 
  (2)质量指标(内涵指标):
  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指标,它通常以相对数和平均数的形式来表示。
  质量指标如,人均GDP、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
 
  2.按统计指标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分:
  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
  (1)总量指标:反映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表明现象总体发展的结果。如,人口数。
 
  (2)相对指标: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相比较的结果。如,人口增长速度。
 
  (3)平均指标: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如,平均工资。
 
  (4)标志变异指标:表明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如,标准差,全距、离散系数等。
 
  四类指标分别反映现象的规模、水平、结构、比例、集中分散程度等数量特征。
 
  高顿网校小编赠言: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大家要抓紧眼前的学习机会,小编相信考试难不倒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