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
  (一)历史沿革
  1992年11月30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下称原基本准则),要求企业从1993年7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在会计方面实行的重大举措。在我国会计改革中具有划时代意义。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迫切要求建立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组成),对原基本准则进行了修改,重新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下称新基本准则),要求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二)主要内容
  新基本准则由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计量、财务会计报告、附则共十一章组成。
  1.在“总则”部分,包括制定企业会计准则的目标、依据、适用范围、会计准则的构成、会计假设、会计要素等。
  (1)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目标是: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制定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2)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在中华入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
  (3)企业会计准则的组成: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部分。
  (4)指出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5)指出会计的四个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6)强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7)会计要素有六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8)会计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
  2.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部分,包括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8个要求。
  高顿网校温馨提示:高顿网校为您提供权威、专业的初级实务、高级实务、税务处理、技能拓展、全面会计实务等资讯。在线会计实务试题,每天免费直播上课,更多精品网课免费试听。高顿网校会计实务频道为大家提供大量的会计入门基础知识,对会计从业人员非常有参考价值。
会计实务精彩推荐:2015年初级会计实务知识详解会计人必看知识!如何做会计报表财会专家解读:会计电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