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扬州会计税务实务相关内容企业的税务筹划与风险问题(一)总结如下:
  一、关于企业税务筹划
  企业税收筹划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经营事项进行事先筹划、运作,从而使企业获得*5的税收收益。从某种程序上可以理解为在税法及相关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企业对经营中各环节,如:内部核算、投资、交易、筹资、产权重组等事项进行筹划,在众多的纳税方案中,选择税收负担最低的方式。不仅包括方案的筹划,还应该包括具体的实施,包括企业内部的筹划、安排、外部税务专家的参与、税务中介机构的参与等。人们往往容易把税务筹划与避税混为一谈,甚至认为税务筹划就是设法偷逃税款,事实上,税务筹划与避税是有所区别的,税务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事先进行筹划和安排,从而取得节约税收成本的一系列活动,它是以合法为原则基础的,合法性和超前性是其基本特征。而避税则有合理避税、非违法避税和欺诈避税之分,带有一定程度钻税法空子的意思。因此国家对非法避税和欺诈性避税行为是反对的,甚至是严厉打击的,而对合法的税务筹划则是鼓励的。从某种意义是讲,我国税务筹划的兴起和发展,是纳税人观念更新的产物,也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同国际接轨的体现。
  1、企业税务筹划的主要特点
  ⑴ 合法性。税收筹划的合法性表现在其活动必须是法律允许的。它是税务筹划的基本前提,也是与偷逃税的最根本区别。任何违反国家现行法律制度的税务活动都是不允许的。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依法征税及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按照税收法规原则,国家征税必须有法定的依据,纳税人也只需根据税法的规定缴纳其应缴纳的税款。当纳税人依据税法作出多种纳税方案时,可选择税负较低的方案来实施,这也是税法赋予纳税人的一种权利,纳税人无需超过法律的规定来承担国家税赋,使得税务筹划成为可能。
  ⑵ 筹划性。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政府规定了相关的纳税义务人、纳税对象、税基、税率,以便引导纳税人采取符合政府导向的纳税行为。基于纳税人的纳税义务是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比如交易行为发生之后才缴纳增值税或消费税,实现或分配净收益后才缴纳企业所得税,其滞后性使得税收筹划成为可能。事前筹划是税务筹划的一个重要特征,纳税人则可以在投资,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发生前就着手安排,明确国家的立法意图,设计多种经营方案和纳税方案,并比较各种方案的不同税负,挑选出能使企业整体效益和企业价值达到*5的方案来实施。
  ⑶ 目的性。税务筹划明确的目的是节税,即取得节税后的税收利益,节税就是要节约税收的支付,其含义一是在业务量一定的情况下,支付的税收总量最小,二是在业务规模扩大的情况下,支付的税收总量相对最小,三是延期纳税,虽然企业总的税负不会减少,但相当于从国家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税务筹划,节约了税收成本,减低了经营成本,有利于企业取得成本优势,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与发展,从而实现长期赢利的目标。
  ⑷ 综合性。税务筹划是一个企业长期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不同的纳税期,不同的税种,不同的环节与部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要求在税务筹划中,综合考虑总体税收负担和各纳税期的衔接;不同部门和环节的员工统一认识,同心协力;事前事后首尾相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筹划的能力水平。
  2、税收筹划的具体运用
  ⑴ 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基。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税率差异(如经济特区)、某些行业(如高新技术行业)等税收政策都有优惠,充分利用优惠政策或创造优惠条件减免税,是税务筹划中最简单易行的运用。
  ⑵ 递延纳税期,推迟交税。通过对日常经营活动的运作,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延缓缴纳,最典型的是所得税时间性差异分期缴纳所得税,以获取税款所带来的资金时间价值。
  ⑶ 转嫁税负,减少支出。现在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最终都是由消费者负担,企业并不实际负担。
  ⑷ 设计、选择交易方式、企业组织等进行税收筹划。比如高科技行业中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再投资抵税等政策决定了高科技行业中投资行为税收筹划空间较大,再例如现在三资企业享有的税收优惠也是与企业组织形式密切相关的。
  以上方法中,税收优惠政策、纳税递延、税负转嫁基本上是直接利用政策、法规享有税收收益,体现筹划的特点并不明显。而设计、选择交易方式、企业组织等进行税收筹划,是在通晓税务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发挥主动性,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设计合理合法的方案,享有税收收益。越是大项目越是复杂的项目,这种主动性的税后筹划空间越大。
  二、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
  税务筹划是一门与管理科学密切管连得交叉性前沿学科,它的主要特点是一种事前行为,具有合法性、超前性、长期性、预见性等特点,而国家税收政策、税收法规都在不断变化,由于其目的的特殊性和企业环境的多样性、复杂性,税收筹划与其他财务管理决策一样,风险与收益并存。税务筹划是有风险的,即税务筹划活动因各种原因失败而付出的代价。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充分考虑风险性因素,其主要风险可以归纳如下。
  1、税收筹划基础不稳
  税收筹划是建立在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水平以及涉税诚信基础之上,与企业的管理决策者和相关人员对税务筹划的认识程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水平低下,相关信息严重失真或领导部门对税务筹划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甚至于与找关系、钻空子等同起来,就会造成税收筹划基础极不稳固,基于这种基础的税务筹划,风险性会更大。
  2、税收政策变化
  市场经济条件的日新月异,国家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使得相关国策(包括税收政策)有所变更,由此可见,国家的税收政策具有不定期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而税收筹划的筹划性决定了它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一旦在运作过程中,税收政策发生变化,就有可能导致按照原税收政策安排的方案,有合理合法的方案演变为不合理甚至于不合法的方案。市场经济条件的变化具有不可预知性,从而给税务筹划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风险。
  3、税务执行不规范
  税法以法律条文的方式规范纳税人的纳税行为,但任何一种税,在执行时均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只要税法未明确行为,税务机关就有权依据自身判断来认定是否为应纳税行为,再加上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税务执行中的偏差是不可避免的。企业设计的税务筹划方案的合法性能不能得到税务行政执法机关的认可,是税务筹划有没有风险的关键所在。在确认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由于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从而导致税收筹划失败的风险。也可能出现以后更大的隐患。
  4、税务筹划的目的不明确
  税务筹划是企业的一项财务管理活动,它的筹划涉及到经济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税后利润*5化只是税务筹划的阶段性目标,它的终级目标是企业价值*5化。一旦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的处理不符合经营管理的客观规律,或者为达到减税效应而行之过度,势必就会干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秩序,导致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紊乱,企业出现潜在的损失风险。这种舍本趋末的做法不可取。
  三、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防范
  针对上述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企业管理层要有高度的风险意义,要积极防范税务筹划所带来的风险,以下总结了有关防范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相关措施和策略。
  1、把握合法与违法的界限
  税收筹划是否合法,是衡量税收筹划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税收筹划赖以生存的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