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攀枝花会计实务考试辅导相关内容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暂行办法(三)总结如下:
包伙制学校于开学初一次性缴纳的伙食费,充值卡充值等内容,按应付、暂存款项的类别或单位、个人和充值卡进行明细核算。
2.学生预缴伙食费时,借记“现金”,贷记本科目;学生或教师持卡消费、包伙制食堂按天或按顿结转伙食收入时,借记本科目,贷记“伙食收入”;退伙食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等科目。
3.本科目月末一般为贷方余额,反映食堂应付未付、应转未转的暂存款总额。
㈢净资产类
301 伙食基金
1.本科目核算学校或其他上级部门拨给食堂的启动资金和累计结余情况。
2.学校或其他上级部门拨给食堂的启动资金或资产时,借记“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库存物资”等科目,货记本科目。年末计算伙食基金时,将“伙食结余”科目余额转到本科目,借记“伙食结余”,贷记本科目。
302 固定基金
1.本科目核算学校食堂用自有资金购入的固定资产形成的基金。
2.本科目借方登记因固定资产报废处理而使固定基金减少;贷方登记增加的固定基金。本科目的贷方余额反映学校食堂拥有的固定基金总额。
303 伙食结余
l.本科目按月核算食堂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2.月末计算结余时,应将“伙食收入”、“其他收入”科目的余额结转到本科目,借记“伙食收入”、“其他收入”,贷记本科目;将“伙食支出”、“管理费用”、“其他支出”科目余额转到本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伙食支出”、“管理费用”、“其他支出”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至当期期末累计亏损数,贷方余额反映至当期期末累计盈余数。
3.年末结账后,将本科目余额转入伙食基金。
4.为及时反映食堂的盈亏状况,应按月编制“学校食堂盈亏表”。
㈣收入类
401 伙食收入
1.本科目核算食堂向师生提供膳食服务等收取的伙食费收入、炊事员就餐收入。
2.每天收到炊事员交来的现金、饭菜票金额或打卡消费金额时,借记“现金”、“库存餐券”、“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月末结转时,借记本科目,贷记“伙食结余”科目。本科目期末无余额。
3.除上述第2条情形外,学校食堂收到或结转应确认伙食费收入的款项,借记“现金”、“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4.本科目可按收入来源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402其他收入
1.本科目核算除伙食收入以外的收入,如搭伙费、茶水费、利息收入、下脚物收入及其他杂项收入等。
2.确认收入时,借记“现金”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月末结转时借记本科目,贷记“伙食结余”科目。本科目期末无余额。
3.本科目可按收入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㈤ 支出类
501 伙食支出
l.本科目核算食堂伙食费各项支出,如主副食品、燃料、其它物品支出等。
2.对于现购现用的物资,可不通过“库存物资”科目核算,在购买货物验收合格后凭采购单及审核后的发票,直接列入本科目借方;对于规模较大,条件完备的食堂,应执行进库、出库制度,平时领用以“出库单”计算领用物品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物资”科目。月末结转时,借记“伙食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期末无余额。
3.本科目可按下列项目进行明细核算:①粮食,②蔬菜,③调料,④荤菜,⑤食油,⑥餐点,⑦燃料,⑧其他。
502 管理费用
1.本科目核算学校食堂管理费和各项规定支出。主要包括人员支出(员工工资、补助工资、福利费)等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学校食堂加工过程中耗用的水、电、其他物料等支出、食堂零星设备购置及维修、食堂人员体检、领取相关证照等支出。
2.发生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等科目。月末结转时,借记“伙食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期末无余额。
3.本科目可按支出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503 其他支出
l.本科目核算不能计入伙食支出的其它各种杂项开支等。
2.支出发生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等科目;月末结转时,借记“伙食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期末无余额。
3.本科目可按支出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会计报表样式
食堂资产负债表
学校名称: 年 月 单位:元
科目 编号 | 科目 | 年初数 | 期末数 | 科目 编号 | 科目 | 年初数 | 期末数 |
| 一、资产类 | | | | 二、负债类 | | |
101 | 现金 | | | 201 | 应付账款 | | |
102 | 银行存款 | | | 202 | 其他应付款 | | |
103 | 其他应收款 | | | | | | |
104 | 库存物资 | | | | | | |
| | | | | 负债合计 | | |
| | | | | 三、净资产类 | | |
| | | | 301 | 伙食基金 | | |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