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广元会计实务操作相关内容浅谈如何开展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二)总结如下:
  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审计评价中,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认定也存在困难。受审计时间,人力资源及审计人员专业水平的限制,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不易核实清楚,而这些指标往往又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标准,利用这些指标评价存在风险。
  3.重大经济决策审计难度大。从审计情况来看,目前对各级党委、政府重大经济决策只有比较原则的规定,各级党委、政府虽然对重大经济决策原则、内容、程序作出了一些规定,但大都比较原则、笼统,可操作性不强。一是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标准不具体,审计中涉及的一些事项是否属于重大经济决策事项难以确认。二是有关重大经济决策记录不完整、结论不明确或者无会议记录。三是有些重大决策事项在其任期内难以体现出效益和效果,有的还需要专业人员测算。
  (二) 解决同步审计中问题的几点建议
  1.深入实际调查。依靠但不局限于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还要通过网络媒体、召开座谈会、民主测评、个别访谈、征求意见等方式,了解书记、县(市、区)长各自的执政风格,审阅工作报告及相关资料,了解重大事项决策实施程序和过程、效果,了解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真实政绩,了解广大群众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评价,结合审计情况做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责任认定。
  2.把握好责任界定的原则。根据党政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中的行为,坚持四个原则界定:一是“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对未经集体研究的事情,查清问题的前因后果,以谁最终决策谁负直接责任界定。二是“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党政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事情,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则谁主管谁负责。三是“集体研究集体负责”的原则。对党政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的事情,出现决策失误的问题,追究领导班子的集体责任,其中由书记负主要责任。四是“权责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注意把握政策界限,将决策与执行的结果与领导应担负的责任紧密联系、相互对应起来。
  3.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一观、三化、一廉”为主要评价内容,根据实施方案确定的重点审计内容相应增加指标权重,做到在审计评价上也突出重点。同时为使评价客观准确,减少争议,可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如:下岗职工再就业率、失业保险、失地农民保障、新农合等社会保障指标,安全生产重大责任事故、群体性突发公共事件、公众安全感满意率、幸福指数等社会和谐度指标,关闭小火电、小水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等节能减排指标等等。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使审计结论和综合评价建立在量化、综合化的基础上。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审计人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4.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特别是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除了财政财务政策及相关知识,宏观经济管理、领导科学知识也十分重要。具备了这个基础,审计评价和责任划分就能科学准确,审计分析也能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提出切中时弊的意见、建议,更好地为党委政府考评干部和决策服务。
  总之,要区分好书记和县(市、区)长的经济责任,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各自职责为出发点,以各自施政内容为载体,分析总结出异同,建立各自评价体系,才能正确区分各自经济责任,形成两者个性化的审计评价意见,向干部监督和干部管理部门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审计结果报告,提高领导干部依法理财、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为预防和治理腐败起到积极作用。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