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资阳会计实务操作相关内容关于对我国跟踪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二)总结如下:
  果、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审计目标;节能减排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跟踪审计以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最终审计目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中,更是以规划为龙头,对灾后重建资金、政策措施和管理控制的绩效情况进行全程跟踪,促进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其次,跟踪审计不仅能发现问题,更能及时纠正和预防问题,不仅能分析评价审计对象的绩效水平,还能*5限度地改进提高审计对象的绩效状况,能对审计对象的绩效水平发挥独有的建设性作用。第三,跟踪审计全程跟踪方式能够实现对绩效管理关键环节的重点监督。规划、决策等关键环节对整个审计对象绩效状况具有决定性影响,这些环节发生问题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一般要超过执行环节,而且往往难以挽回。传统审计方式往往只能对执行环节实施有效监督,跟踪审计则可以对审计对象规划、决策等关键环节实施有效监督和及时作用。最后,跟踪审计的时效性和开放性能*5限度地放大审计工作本身的绩效。审计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以及国家治理机制中其他系统的开放合作,能够及时对审计发现问题组织举一反三的全面清理整改,也能够及时通过完善法规政策和健全管理制度以预防问题、抵御风险,审计工作绩效通过国家治理机制得到有效放大。
  (三)跟踪审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方式之一。
  对世界主要国家审计实务对比研究发现,跟踪审计是*2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方式之一,其他国家还鲜有大规模开展跟踪审计的情况。从国家治理的观点来看,这一现象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在中国特有的国家治理制度和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下,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系统中内生的具有预防、抵御、揭示功能的免疫系统,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选择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执行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并通过与整个国家治理系统的协同作用,促进国家治理目标顺利实现、保障审计对象不发生重大问题。国家治理系统的独特性和国家审计理论的创新性,是跟踪审计在中国获得蓬勃发展的环境条件和理论基础,也是跟踪审计成为中国特色审计方式的主要原因。
  三、跟踪审计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跟踪审计的主要特点。
  分析跟踪审计的特点有利于对这一全新审计方式进行准确把握。总结分析发现,跟踪审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1.系统性。跟踪审计目标通常与审计事项的国家治理目标高度统一,因此跟踪审计通常涉及审计事项的规划和政策执行、资金筹集分配管理使用、项目实施和建设管理等多个方面内容,覆盖了审计事项决策、执行和绩效评估等多个环节,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2.长期性。由于审计事项一般时间跨度较长,不能通过一次审计实现审计目标,需要对审计事项实施全程跟踪的连续审计程序,因此跟踪审计具有长期性,一般在审计时间在一年以上。
  3.阶段性。由于审计事项在不同阶段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各不相同,跟踪审计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在服从总体审计工作目标的前提下,不同阶段的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重点、审计方法、审计处理等也存在明显差异。
  4.建设性。跟踪审计最显著的优势就在于其建设性。通过对审计对象的全程跟踪,审计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以实现有效整改,有利于提前揭示风险以促进规范管理,以实现确保审计对象不发生重大问题、促进国家治理目标顺利实现的工作目标,*5限度地发挥建设性作用。
  5.时效性。跟踪审计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关键在于时效性。启动跟踪审计特别是对突发性公共事项的跟踪审计要强调时效性;根据审计对象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变化,跟踪审计不同阶段对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重点、审计方法的调整要讲究时效性;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要明确时效性要求;审计报告和审计公告也要强调时效性。
  6.开放性。作为国家治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跟踪审计要*5限度地发挥作用,必须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性。通过与审计对象、主管部门以及当地人大、政协等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审计能够及时掌握审计对象的动态信息,并据此适时调整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通过与地方党委和政府及时通报情况和沟通意见,审计能够促进问题及时整改并完善规章制度;通过与纪检监察等监督部门的协调配合,能够充分发挥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效能;通过组织宣传报道、发布审计公告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审计信息和审计结果,依法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同时有利于取得社会公众对审计对象和审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跟踪审计的适用范围。
  跟踪审计方式自身固有的一些特点也对其适用范围提出了限制,主要是:审计周期长,一般需要在一个以上的审计计划年度内连续安排;审计人员素质要求高,除需要熟悉财政财务审计的审计人员外,一般还需要熟悉国家相关规划、法规政策、项目建设管理、土地与环保等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审计资源和成本要求高,跟踪审计需要长期安排数量庞大的审计人员,其中还包括大量需要外聘的专业技术人员,审计资源和审计经费成为必须统筹考虑的重大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将跟踪审计适用范围限定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执行等几个领域。在上述领域的审计事项满足以下条件时,应当组织跟踪审计:一是审计事项具有不可逆性,且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应当在一年以上;二是审计事项重要性高,对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三是审计事项社会关注度高,需要及时向社会公众提供动态的审计信息;四是审计事项对审计有特殊要求,不实施跟踪审计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和影响;五是党委、政府领导交办的需要进行跟踪审计的特殊事项。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