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会计实务操作相关内容财务报告舞弊的若干问题探讨(五)总结如下:
  机会。因此,财务舞弊行为的防范也要多种手段并用,才能达到目的。
  5.1完善公司内部治理体系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预防和发现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方法之一,无效的内部控制则往往是财务报告舞弊的温床。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通过对会计和其他业务处理程序的控制,有助于减少会计作弊现象的发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会计及其他信息资料的真实和可靠。其核心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监事会、董事会、经理层之间的相互监督作用。内部审计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一部分,保证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财务报告的真实可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的内部审计应有的监督作用已经名存实亡。为了减少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就必须真正发挥内部审计对财务报告的监督作用。
  5.1.1加强对大股东的控制
  虽然我国正在推行的股权分置改革能够有效的解决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所带来的弊端,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大股东”一股独大”的状况在短期内不可能很快就得以解决.即使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大股东问题仍会存在。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大股东权力行使,避免出现通过财务报告舞弊而牟利的现象发生。一般来说,对大股东控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途径进行:
  5.1.1.1权力制衡
  由于大股东控制的根源在于大股东对公司具有控制权,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直接方法就是分散公司的控制权,使股东的股权结构类似.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比如股改后进行国有股减持,当然这一办法比较直接.需要充分的研究。考虑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作为过度的办法,也可以建立中小股东表决权的信托制度。因为当前我国大量的中小股东由于势单力薄,加上受业务素质和技术条件等的限制很难做出有影响的决策,因此往往只有名义上的发言权.使得股东大会被大股东所操纵,对董事会的监督作用也无从实现。而表决权信托制度可以将为数众多的中小股东的表决权集中起来,使他们作为个人在股东大会原本微弱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声音变的有分量,从而达到影响公司决策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大股东及其管理层的投机行为。
  5.1.1.2对大股东的行为进行控制
  当前我国证券监管部门对大股东及其管理层的行为也采取了一些控制措施,证监会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03年8月联合发布了56号文件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进行了限制。但这方面的规定太少而且层次有限,还没有调动起广大中小股东维权的积极性。因此一方面证监会及其有关部门针对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且较典型的侵犯相关利益者的大股东和管理层行为进行明令禁止,对违反者给以严肃处罚外:另一方面对其他一些存在但不普遍的大股东及其管理层侵权行为应发布有关通告予以明示。
  5.1.2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虽然引进了独立董事制度.但独立董事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为使独立董事发挥应有的作用,应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5.1.2.1完善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
  目前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不强,与其选聘机制有关,因此可考虑:在股改完成后及国有股减持前,可以由大股东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名单,但在股东大会表决时,提名的大股东应该回避:在股票全流通及国有股减持后.可以借鉴外国经验由专门委员会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再由股东大会表决通过。
  5.1.2.2建立有效的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独立董事的积极性
  有效的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应在公司治理的基础上,将权力、责任和利益有机结合,建立有效的报酬机制和声誉机制。具体而言,即:一方面,应对独立董事的报酬实行固定报酬加延期支付部分.支付主体应改为证监会或独立董事协会.并由支付主体向上市公司收取管理费.这样既提升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又由于延期支付收益与独立董事工作的业绩密切相关.促使独立董事更加关注公司的长远利益。另一方面,还应注重独立董事的声誉机制的建设,通过对独立董事的工作业绩及时予以披露和宣传,从精神上满足独立董事的需要更能有效激励独立董事。
  5.1.3加强和改进监事会在公司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诸多因素,监事会并没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需完善监事会组织结构,增强监事会的独立性。进行监事会人员构成改造,改变监事会成员的产生办法,降低大股东或控股股东代表在监事会上的席位,增加其他相关利益者代表在监事会中的席位.同时监事候选人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监督力.使监事会的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
  5.2加强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建设
  一是要建立完善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组成一个由证监会、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三方共同组成的、功能互补的监管体系结构。在明确以政府监管和自律性组织协同运作的前提下,形成各方通力合作的证券监管体系,二是要加强对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监管,确保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财政部门应与注册会计师协会明确划分职责,切实肩负起监管职责,建立起以财政为主,证监会、审计署为辅的监管体系。
  5.3加大监管处罚力度,提高财务报告舞弊成本
  一是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和相应的民事诉讼机制。民事赔偿既可以使因舞弊而蒙受损失的投资者得到补偿,又能给舞弊者形成巨大的经济压力,抑制其违法冲动;另一方面民事赔偿还具有调动有关利害关系人起诉的积极性,提高对舞弊者的威慑力;二是加大舞弊者的刑事责任。虽然加大对舞弊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政和民事处罚力度有利于对财务报告舞弊形成威慑,但尚不能从根本上阻止财务报告舞弊,还应当进一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5.4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各方博弈的结果,为了达成一致.留有较多的选择空间,这也为财务报告舞弊埋下了伏笔。公司管理当局往往会利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漏洞进行舞弊.所以加强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自身建设,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就成了当务之急。
  首先,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作为调整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众所周知.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重要的质量特征。这两个质量特征到底谁应该居于主体地位还一直存在争议。但正如我国著名会计学者葛家澎所指出的:我们绝不能反对相关性的重要性.会计信息应当具有相关性.但相关性要有可靠性来落实。如果相关的信息不可靠,等于不相关。强调相关性不能牺牲可靠性,不可靠的信息只能误导使用者。特别是就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果过分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则可能加重财务报告舞弊,因此,当前应该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为重
  其次,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使之更加严谨。可尽量使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和客观性,减少会计准则中的模糊性语言和概念,减少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在制定新的会计准则时,应做好调查研究,不要照搬国外现成经验,使制定的会计准则符合中国实际。
  最后,建立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评估制度。美国在1997年公开对已经颁布并生效的会计准则进行了评估。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中国也应该建立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评估制度,建议财政部相关部门会同方面的专家尽早制定出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评估制度,定期对已颁布生效的准则和制度进行评估。对那些已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