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莱芜会计实务操作相关内容浅谈如何防范会计错误和会计舞弊总结如下: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说明会计事项是会计信息处理的基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对一个单位或部门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而会计错误与会计舞弊都是与会计信息真实性相违背,造成会计信息与其反映的经济活动的事实不相符合,必然使领导决策者对会计信息产生偏差,甚至产生错误的认识,导致作出错误的决策,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我们必须防范会计错误和会计舞弊。
  一、  会计错误与会计舞弊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一)、会计错误与会计舞弊含义
  所谓会计错误,也称之为会计过失、会计失误,是指在会计核算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非故意的过失。财会人员在会计核算中有时难免发生各类失误和偏差,这种失误和偏差当然免不了与自身专业素质,业务基本技能以及处理业务的熟练程度有关,但经验再丰富的财会人员也不会不发生任何失误和偏差。
  会计舞弊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它与会计错误有相近或相同的形式,但本质却完全不一样。会计舞弊是有意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是不可告人的,不敢公之于众,往往伴有一定形式的掩饰,通过虚构事实隐蔽真相或技术处理等手法将非法会计事项加以合法化,并进行会计业务处理,一般难以发现,这种行为是违反财经纪律法规,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
  (二)、会计错误与会计舞弊的主要表现形式
  会计错误形式主要包括: 1.原始数据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有技术性的错误:如凭证填错、借贷方向记反、小数点错位、红笔运用不当;有习惯性的错误:如在手工记帐时,对数码字写得不规范:2写作或当作7,5写作或当作6;在操作性的错误:如计算器按错键、发生笔误、眼误等。 2.由于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而造成的错误:如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将“应付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有借方余额的情况,由于理解偏差未放入报表中“预付账款”中项目,而放入“应付账款”项目。 3.对会计政策的误用而导致的错误:如在物价下跌情况下,为确保会计信息的合理性,依据谨慎性原则,对存货可采用先进先出法,而由于理解偏差用了后进先出法。对于计提各种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等只能在股份公司使用,而非股份制企业都采用之。
  会计舞弊形式主要包括: 1、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2、隐瞒有关交易或事项。3、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4、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二、会计错误和会计舞弊的特点
  会计错误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会计错误是一种无意的行为,会计人员不存在不良动机。且是行为人主观想尽力避免而产生的。 2、会计错误从客观结果上看,行为人未从中受益。3、会计错误一般是公开的,行为人没有进行掩饰和假装,过失无需“包装”,会计错误往往易于查找和纠正,一般不具有隐蔽性。可以通过复核、试算平衡、科目汇总、科目对应关系、表表对应关系等环节加以纠正。4、会计错误往往是个人行为,而非团伙行为。
  会计舞弊的特点主要有:1、舞弊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的、有目的的。例如,为逃避税务机关征税而少列收,多计成本,为满足企业的利益,而掩盖或谎报重大财务事项的不诚实行为。2、会计舞弊一般会导致企业最终会计信息被歪曲或掩盖,与客观事实不符。结果造成舞弊人受益、舞弊企业受益或领导受益,而严重侵害了企业自身、企业职工利益,债权人利益和股东权利。3、会计舞弊一般是“私下”的,行为人以种种手段掩饰,使经济业务严重失去了本质现象,使一般行外人难以发现。4、会计舞弊一般为团伙行为,但有些是个人行为,如出纳贪污、挪用公款。
  三、防范会计错误和会计舞弊的措施
  (一)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强化职责,从源头上防范会计错误
  财会人员是财务管理的直接者,担负着对各项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只有财会人员队伍建设得到增强,财务职责才能充分发挥,才能从源头上减少会计错误,省局建立人才库,也是从源头上减少会计错误的体现。
  (二)加强会计业务技能培养,有效避免和减少会计错误
  为有效避免和减少会计错误,适应会计改革的深入和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会计人员单纯依靠事后学习、学校教育是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必须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教育,包括基本技能和新技术工具的运用技能,突出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好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平台,打造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同时,会计人员要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研究新问题、新情况,才能使会计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培养,提高会计人员主观意识,让他们远离会计错误。
  要远离会计错误,会计人员道德已不单纯是会计人员自身修养高低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会计工作质量高低、会计信息真假的问题,要使会计人员不仅具备一流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准,寓道德教育于学习、工作生活之中,使会计人员按职业道德标准去做,提高会计人员抵制会计错误的能力,让会计错误远离会计人员。
  (四)强化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使会计人员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减少会计错误。
  要减少会计错误和会计舞弊,必须提高会计人员对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积极、主动参加培训。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支持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各类学习,在学习时间、资金等方面予以保障。会计管理部门要不断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制,要不断探索培训方式,分行业、分级次培训,在类别上分行政事业与企业,在培训层次上分高级会计人员与中初级会计人员,在内容上把握的侧重点不一样,注重实用性,突出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让会计知识学以致用,有效地减少会计错误和会计舞弊。
  (五)建立经济事项牵制制度,防止会计舞弊的发生
  在对某一项经济事项中,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加强会计人员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制度,严格按票据及有关印章的管理,以及实物出入库、资产管理等有关制度,加强同一经济事项之间内部人员的牵制作用,
  (六)加强会计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及时纠正会计错误和会计舞弊
  《新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加大了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较旧法有重大突破的是,新法中对法律责任规定得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加大了治理力度,显示了国家对“制止会计造假,提高会计质量”下了大决心。这样做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要及时纠正会计错误和会计舞弊, 必须加强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