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茂名会计实务操作相关内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手段及防范措施(二)总结如下:
  ,比如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等。
  (三)会计方法和会计原则的不恰当利用
  在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中,只要存在估计和判断的领域,就存在被利用来进行利润操纵和调节资产的可能性,就可能引起会计信息失真。
  1、会计估计方法的不恰当利用
  会计估计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由于会计估计的特点是依靠估计和判断,如果赖以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新的信息、积累更多的经验,可能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更正。使用会计估计规划利润的概率很大,比如利用会计估计的巨额准备计提、各种秘密准备等,如果使用灵活,可以成为利润调节和规划的强有力的武器。
  2、会计原则的不恰当利用
  利用会计原则操纵利润的可能情形有:
  (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明明一项交易不符合完整手续,管理当局却可能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为借口,把交易所必备的手续歪曲成事项的形式而确认该交易的结果,从而制造出形式重于实质的交易;相反,有的管理当局把实质上的真正交易扭曲为不符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而不加以确认。这两种处理方法一个是提前确认了交易结果,一个是推迟确认了交易结果,两者都没有真实反映经济内容的真实情况。
  (2)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判断经济事项的发生期间,并以判断为基础,决定是否确认收入和承担费用,而不是以货币支付和收取为确认基础。配比原则要求实现的收入与为之发生的费用在同一会计期间核算与记录。比如广告费,一般要求在发生的会计期间记入损益,但企业认为该笔费用可以使连续多个会计期间受益而进行资本化,在以后的多个期间分摊。权责发生制原则可以使企业有很灵活的确认收入的会计期间,这样管理当局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何时确认收入。
  (3)谨慎性原则。该准则要求企业不得多记录资产和收益,也不得少记录负债和费用,计提资产减值就是该准则的具体应用。事实上,很多企业并没有按照谨慎性原则进行会计处理,而是把资产减值准备作为利润的调节器,需要利润时,不提取或者提取很少的减值准备;发生亏损成为定局时,一次性提取大量的准备,确认过多的费用,为以后的扭亏为盈做准备。
  (四)其他操纵利润、调节资产行为
  1、 利用关联方交易调整利润
  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操作利润的方法主要有:利用关联方交易购销业务操纵利润;通过资金拆借,向关联企业收取资金占用费;利用关联企业间的托管经营调节利润;另外,还有合作投资、转嫁费用、资产重组等等形式。例如:银广夏编制合并报表时,未抵销与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也未按股权协议的比例合并子公司,从而虚增巨额资产和利润。
  2、不按规定披露重大信息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常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信息披露不真实; (2)信息披露不充分;(3)信息披露不及时;(4)信息披露不公平;(5)信息披露不对称。
  3、私设小金库
  小金库问题在企业中非常普遍,即使上市公司也不能避免。企业常通过下列手段将资金转移到小金库账上。(1)获得的现金折扣不入账。(2)投资收益等不固定的收入部分或全部不入账。(3)虚假研究开发费用、虚假广告费、虚假会议费等各种虚假费用抵账。(4)直接收集各种费用性质的发票抽取单位资金。小金库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纵容了管理层道德的缺失。
  三、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
  防范和治理财务造假需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必须从各个方面进行统一协调、综合平衡。
  (一)提高会计诚信,净化社会环境
  诚信在会计行业尤为重要,为了减少、避免财务造假现象的泛滥,我们应提高会计诚信,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净化社会环境。首先各级政府要切实为纳税人谋取利益,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和保护诚信,严厉打击各类造假等不诚信行为,提高政府信誉度。其次,只有让诚信深入人心,才能使会计人员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才能消除财务造假的主观意识,从根本上抑制财务造假现象。
  (二)完善会计规则,减少会计操纵空间
  会计规则自身的漏洞给财务造假者提供了充分施展的空间。因此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完善会计法规、制度。会计准则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修订完善则是必然的。我国必须加快深化会计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避免主观随意性,缩小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的差距。
  (三)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财务造假成本
  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其一切行为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当财务造假的预期成本大大低于造假的预期收益时,企业很难不产生造假的冲动。因此,加大对财务造假的惩罚力度,提高财务造假成本,无疑是遏制财务造假屡禁不止的重要措施。
  (四)加强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强化独立审计的社会监督作用
  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审核和审阅等鉴证业务,应当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遵守独立审计准则等职业规范,勤勉尽责。
  会计造假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在未来较长时期内都会存在。治理造假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标本兼治才是出路。
  强化会计监管,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管的职能,是对当前经济领域中,出现的财务造假现象的有力挑战,也是防止和发现财务造假的有力措施。我们期望上市公司及从事证券中介业务的广大从业人员,”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遵守本行业公认的业务标准和道德规范,为证券市场提 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各级监管部门继续贯彻”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八字方针,努力提高监管水平,把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各项措施贯穿到监管工作和市场运行的每个环节,保障各上市公司的健康,规范发展,同事也保障广大股民的切身利益。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