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长春会计实务操作相关内容我国公共支出管理若干重大理论政策问题研究(五)总结如下:
  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政策,也决定了公共支出的流量和流向。当前我国公共支出预算管理体系仍存在诸多弊端,与市场经济要求极不适应,因此,着力推进公共支出预算管理的制度创新势在必行。这是我国下一步整个公共支出管理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从根本上约束政府盲目扩张公共服务、控制公共支出总量水平的关键途径。
  ----要实行部门预算,提高预算的透明度。部门预算是指一个部门的所有经费支出都按照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报表格式,编制统一的预算。《预算法》规定,“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部门的预算组成”。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功能预算编制方法,采用部门预算编制方法,将原来按功能划分的行政事业经费等全部细化到部门。所有的开支都要在预算中加以反映,预算中没有列出的项目不得开支,同时要求将各种收入全部纳入预算中加以反映,预算中没有列出的项目不得开支,同时要求将各种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编制部门预算是公共支出预算通行的做法,通过编制部门预算,一是细化支出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的透明度,有利于防止支出预算分配和执行中的“黑箱操作”,便于立法机构对预算的审查和监督;二是强化预算的约束力,能够有效防止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现象,有利于提高预算管理。需要指出的是,实行部门预算,不是将政府预算支出切块分割到各部门,由各部门自由分配,而是要求更加详细地确定和规范部门及其下属单位支出项目和支出内容,更全面地发挥财政分配资金的职能作用。
  ----要实行综合财政预算,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就是要将所有政府性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统一管理,集中分配,建立统一完整的国家预算。从目前的政府性收支管理状况分析,实行综合预算,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对预算外资金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坚决取消越权设立或不合理、不合法的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二是要实行税费改革,将一部分具有税收性质、便于征收管理的收费纳入税收调控范围,实行“费改税”;三是将“费改税”的收入以及符合国际惯例、政府行政需要保留的规费收入,统一纳入预算管理。此外,还应改革现行预算科目设计,反映国家预算范围的变化。
  ----要实行零基预算,提高预算的准确性。我国过去长期以来支出预算实行基数分配法,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实际执行结果往往造成支出刚性增长,不利于财政宏观调控。零基预算,是以零为起点编制预算,对每一个预算单位的资金需求逐项重新审核,根据其人员编制和工作任务重新确定预算资金分配计划。零基预算和过去基数分配法的*5不同在于,摆脱原有预算基数和不合理既成事实的束缚,公平合理地确定预算支出,避免各个预算单位之间的资金苦乐不均。零基预算起源于美国,早在70年代末期,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全面采用零基预算的办法编制预算,尽管刚刚开始,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但这种改革思路值得充分肯定,而且在公共支出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提高了预算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有利于促使财政资金分配的规范化、程序化,另一方面优化了公共支出结构,对确保地方财政的预算收支平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理论和实践表明,实行零基预算是强化公共支出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这决不仅仅是预算编制方法的改变,而且是整个财政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制定规范化的零基预算改革方案,以尽快在全国普遍推行,这对于提高我国公共支出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财政支出的资源配置效益,将会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要实行国库单一帐户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过去长时期一直至今,我国实行的是国库分散支付制度,即将预算分配给各部门和单位的年度支出总额,按期(中央部门按季,地方部门按月)拨付到各部门或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帐户,由其自主使用。从实际看,这种支付制度存在较多弊端,其主要问题:一是支出过程脱离财政监督,财政部门只能依赖各支出部门的财务报告进行事后审查监督,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支出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二是资金分散支付和储存,使用效率不高。由于单位资金都有个逐渐支用的过程,在预算资金按期拨付、由各单位分散保存的情况下,必然会使大量财政资金分散在各单位形成沉淀,而财政部门为应付短期资金需求,有时不得不向银行借贷或发行短期公债,从而大大增加财政利息负担。三是财政资金运行的信息反映滞后。因为财政资金大量分散于各部门、各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帐户,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无法全面了解整个财政资金的运转状况,难以对财经形势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5)因此,国库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国库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实行国库单一帐户制度。所谓国库单一帐户制度,简单地讲,就是将政府所有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帐户,同时,所有的财政支出均通过这一帐户进行拨付。它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财政资金收付管理制度。据了解,包括美、日、英、法、加在内的经合组织国家都采用了这个制度。在我国实行国库单一帐户制度,从收入方面讲,即意味着所有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征收机关、执法机关目前设置的各种收入过渡帐户以及各部门、各单位自设的各类预算外收入帐户将不复存在;从支出方面讲,财政资金将在实际使用时从国库帐户直接划入商品和劳务者的帐户,有关部门、单位现有的各类资金管理帐户则会随之取消。通过实行上述改革,其主要好处是:1、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杜绝目前收入缴库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跑、冒、滴、漏现象,真正解决财政收入不能及时、足额入库的问题。同时还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财政预算外资金分散管理的状况。2、财政资金拨付一次到位,不需经过层层划转,会大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3、有利于实现对财政资金流向、流量的全面监控,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出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切实提高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三)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也称政府统一采购或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的需要,将财政的购买性支出通过公开招标、公平竞争和财政部门直接向供货商付款的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为财政开支单位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行为。其实质是将市场竞争机制和财政支出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一方面使政府可以得到价廉物美的商品和服务,有效地节约财政资金;另一方面使财政管理从价值形态延伸到实物形态,从而改变过去财政支出一拨了之、管理粗放的状况,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采购制度在国外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在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宏观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日益成为政府调节经济运行、强化财政约束、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据有关资料,国外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的比重,目前美国的这一比重为20%,欧盟成员国约为15%-20%,日本为10%。在东亚国家中,政府采购在GDP中的份额不等,但大体保持在5%左右的水平。因此,强化和改革我国的财政支出管理,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政府采购制度,这是财政支出管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的现实选择。
  我国目前各支出单位的采购行为都是各自分头进行的,这种方式的弊端非常明显:一是政府采购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脱节,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财政无法实行有效监督。二是采购过程不透明、不公开,容易产生腐败,损害政府的形象。三是强化了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为了克服上述弊端,今后,政府各部门的直接支出,包括各类办公用品、设备、公共设施以及政府所需的其它商品和劳务,在条件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