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莆田会计实务操作相关内容浅谈会计假账及其防范(一)总结如下:
  发展经济环境需要有一个好的法制环境,为了营造好的法制环境,我们同江检察院,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检察工作,在行使"打击、监督、预防、服务"职能中,围绕全市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这个大局,加大了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现结合自己近几年查办的经济犯罪案件的工作实际,就会计假账问题及其防范措施,谈谈粗浅的认识。
  会计账目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对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经营成果的客观反映,必须做到真实、合法、准确。从近几年查办的经济案件中发现,作假账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在有的地方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账目数与实际数严重不符,虚开、代开藏匿发票,偷税、逃税、人为虚增、虚减利润,隐瞒收入等,其结果是严重地破坏了国家正常的经营秩序,使国家和集体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可见保证会计账目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准确性,不仅是会计工作本身的要求,也不仅仅是经济工作本身的要求,而且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稳步、协调、健康发展的问题。
  一、假账及其特征
  假账的"假"是指虚伪、伪造、不真实之意。具体是指会计账目没有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情况,不是如实地记录经济业务发生的金额、内容、时间,即人为的有意歪曲经济业务的真实性。会计假账是指会计人员或者有关人员为了给自己或者本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而采取非法手段,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的一种违法舞弊行为。他们借助于会计搞假账,制假票证和原始单据,以达到目的,乘虚而入,从中贪污挪用公款,搞小金库等。假账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一)在动机方面:作假账的当事人怀有不良动机,之所以要作假账,就是要为自己或者本单位、小团体谋取非法的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而采取作假账的手段来实现其目的。如有的企业将次品或平转义、以现金结算方式销售,把销货款有意不入财务会计账,作为小金库单独储存,这就是典型的假账,也有的把零售商品摊入成本,将销售收入私分,这也是假账。可见假账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为了中饱私囊有意歪曲经济业务的真实性,使会计账户中产生虚假因素,其核心是"有意歪曲",以达到违法目的。
  (二)在结果方面:假账发生后,从微观方面看,必然导致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他人利益蒙受损失,使作假账的当事人或者小团体达到非法收益、非法使用、非法占有或者非法处理的目的;从宏观方面看,由于假账所提供的虚假的会计信息,有可能导致国家决策失误,影响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地发展。如电力安装公司利用假的材料费、安装费等专业发票,套取现金从中贪污。
  (三)在手段方面:作假账的当事人往往采取"假账真作"、"真账假作"以及其他弄虚作假、伪装粉饰的手法。假账往往以"真账"的形式出现,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和隐蔽性,没有一定的财务、会计或者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一般情况下,是很难识别出来的。如汤原县吉祥乡德祥村会计李某,采取以信用站欠款人的名义在村里打欠据支出现金归自己占用,挂在村与信用站的往来账上,并利用收乡财政所退回的超收农业税、江堤维护费、报销归为己有。
  二、假账的主要表现形式
  假账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从手段上看,假账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 真账假作、重复下账。主要是将实际已经发生而且合法的经济业务,违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进行处理,肆意歪曲经济业务的真实情况,进而达到某种舞弊目的。如韩某在单位借5千元钱用于还场里的饭费,此款已由单位在应收款中用假据核销了,之后韩某又用这笔核销后的饭费票子到出纳员那又冲减了个人欠款5千元,采取重复下账的手段,贪污公款。再如,汤原医药公司出纳员,将购煤票据报销后又谎称购煤票据丢失,又补开一张报销归己。鹤立新丰村出纳员向交管站交建勤费,正式票据报销之后,又谎称票据丢失,又补开一张报销贪污。
  2、 假账真作合伙作案。主要是指将根本不存在的经济业务或者篡改的经济业务内容,煞有介事地按照会计核算的方法、程序和规则,进行会计核算,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以达到某种舞弊目的。如甜菜管理局局长、副局长与司称人员合谋,私开收购凭证,偷盖质检员、复核员名章,骗取公款20余万元。再如某中心校校长、主管财务副校长与会计合谋,侵吞挪用公款10余万元。
  3、 多种面具。主要是指单位根据不同的会计报表使用者编制不同的会计报表,出现了同一个单位、同一个时间的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不一致,进而达到某种舞弊目的。
  4、 利用计算机作假。目前,有的单位已经利用计算机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不可否认这是会计核算手段的一大进步,但是有的单位利用计算机进行虚假的会计核算,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来达到某种舞弊目的。
  (二)从会计核算的"载体"方面看,假账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篡改会计凭证、登记虚假的会计数字、虚设会计账户、编制虚假的会计报表来达到某种舞弊目的。
  (三)从会计核算的结果方面看,主要是收入、成本、费用、支出核算不实,进而造成盈亏不实;利用有关账户隐瞒收入、虚列支出、逃避履行纳税义务,以达到某种舞弊目的。
  三、 产生假账的原因
  产生假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有以下主要原因:
  (一)客观方面:为了保护经济健康发展,营造宽松、和谐、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在对不违背<会计法>的前提下,对会计账目的核算要求给予了相对的倾斜,使得一部分企业、单位的领导和财会人员钻了空子,人为的有意歪曲经济业务的真实性,从中贪污挪用公款。
  (二)利益方面:作假账的当事人为了个人的既得利益或者为了单位的小团体利益,出于主观上的原因或者在单位领导的授意(指使、强令)下不惜篡改会计数据,任意伪造原始会计凭证、填制虚假记账凭证、编制虚假会计报表等,以达到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目的。
  (三)法律方面:虽然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处罚规定,但是,由于这些规定本身不够系统、具体,加之执法部门在处理作假账、提供虚假信息的问题上执法不够严格,使作假账之风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四)体制方面: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是会计部门属于本单位的内部职能机构,财务人员在本单位首长的领导下工作,这是<会计法>规定的。在这种情形下,会计人员一方面可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作假账;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本单位领导出于自身或小团体利益的考虑,指使或者强令财会人员作假账,财会人员不得已而为之。
  (五)机制方面:根据会计理论和现行<会计法>的有关规定,会计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两大职能之一,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要求单位的财会人员在会计核算的同时,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地监督。但是,由于一些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特别是在权与法、人治与法治的关系尚未能够正确处理好的单位,很难想象会计监督机制能够有效地建立、健全和完善起来。在这些单位,由于会计核算职能不可能有效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也常是停留在理论上而已,基本没有发挥作用。
  (六)人员方面:不可否认,现在我们有些企业的领导人员,特别是企业主要领导的业务素质并不是很高,在企业管理,特别是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方面的知识还很匮乏,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素质,包括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也不是很高,有的甚至难以胜任会计工作,又不能够坚持原则。如果这样的领导和这样的财会人员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