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眉山会计实务辅导相关内容一天会计入门(一)总结如下:
  是在各种社会力量进行博弈下形成的,是为经济或者政治服务的一个信息系统。企业在发展中出现了委托-代理关系,才产生出现会计的必要,有了会计,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性的而且具有统一性的理论。
  一、会计思维编
  笔者曾经发帖子认为,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是“混沌”。人要认识世界,得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不但是为了认识世界,也是要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直至保护社会等等,人是脆弱的,怎样在存在各种已显露或者潜在危险下有正确的思维让自己及相关的人脱离危险,这是思维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思维这个东西是很难去进行全局研究了,笔者认为只能寻找一些共性的东西,而完整的有效的有保护能力的思维能力,始终是要靠每个人自己主动去完成的。有了正确的思维角度,找到正确思维的一些共性的东西,这是打好基础。那么,学会计也一样,具有会计的思维无非是“能发现决算表中有疑点的地方”,并“能快速记忆复杂的交易”等能力。笔者认为如果能找到两种方法做出下面的题目,从中可以就归纳出基础会计的几个基本思维方式。
  题目是:小明是个小朋友,他的同学小甲会制作弹弓,于是他就花了10块钱向小甲买了个弹弓玩,不久就玩腻了,于是小明就以12元的价格把弹弓卖给了小乙,可后来小明又想拿弹弓弹人家玻璃,于是想问小乙买回,小乙趁机喊价14元,小明不得不多花2元买下,不久他又玩腻了,于是以16元的价钱卖给了小丙。题目的问题是:小明最终是赚了还是亏了?赚了或者亏了多少?此题包括基础会计的三个基本思维方式,也要一一总结出来。
  笔者用周易的哲学指导来思考解决这个问题。
  *9种方法,要研究小明最终赚了多少,根据周易的阴阳平衡哲学,这里用损益代替阴阳,那么其实就是损益平衡。要研究小明最终是赚了还是亏了,就得研究其他几个人的总损益,其他人总的损失了多少,小明就必然赚了多少;其他人赚了多少,小明就必然亏了多少。
  假设弹弓的成本是X元,现在开始分析小明之外的其他人的损益。
  小甲是赢利的,赢利的金额是:10-x(元)
  小乙很明显是赢利的,金额是:14-12=2(元)
  小丙是亏损的,因为他用16元买了价值为X元的弹弓,当然了,你要说做弹弓的小甲是傻瓜,做了个成本大于16元的弹弓却以10元卖给小明,那我无话说,但算法是基本相似的,小丙亏损的金额是:16-x(元)
  由此上面的分析可见,小甲和小乙都是赢利者,赢利之和为:A=10-x+2=12-x(元);小丙是亏损者,亏损的金额为:B=16-x(元)
  B-A=16-x-(12-x)=4(元)
  可见,如果没算上小明,那么亏损金额是大于赢利金额的,根据损益平衡,亏损必然等于赢利的,可见小明一定是赢利的,才能平衡,赢利了多少呢,就是上面的4 元。在这里运用的“损益”平衡的思维方式,从高处着眼是一分为二的思想,一阴一阳两个面,有着必然的关系,例如出与进、原因和结果、现象与本质等等,这就是会计要具备的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会计的复式记帐法体现了这种思想,也因此,会计能够提供的信息量成倍增加。
  第二种方法,我们要从资金运转的流程角度去分析损益。小明*9次进货花了10元,而销售出去收入了12元,这就是一个资金运转的流程,他赚了 12-10=2元。他第二次进货花了14元,再以16元卖出。又赚了2元。两个资金运转的流程,他总共赚了4元。这就是会计学需要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二,着眼于资金运转过程。这个题目是简单化的流程,一般企业资金的运转过程为:企业资金的流动过程是:资金来源→资产财产→费用支出→收益→分配。这五个过程,可以类比我们尖端武器终极哲学里五行的相生过程“水→木→火→土→金”,根据周易哲学,物极必反,五行到了金会回归到水,同样我们的资金运转过程到了分配步骤,投资者会把一部分资金返回企业,重新成为资金来源。
  笔者在这里同时找到了另外一个思想,就是正确计算利润的思想。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正确的利润值。而另外一种会计,纳税会计,它是国家为了避免企业偷税漏税而强制性设置的一种会计。企业会计和纳税会计的目的不同,采取的科目有所区别,得出的结果也不一样。
  另外,笔者还找多了一种思维方法,就是除法运算,这是日本会计师山田真哉在他的大作《知道点儿:会计常识》和《知道点儿薄记常识》里面提到的。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我们能在两个数的基础上,得出第三个数,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一种运算方法。
  基础会计学的四个基本思维方式已经找到了。
  ●一分为二的思想
  ●着眼于资金运转的流程
  ●正确计算利润的思想[这适用于企业会计,税务会计的目的就是正确计算企业应交的税额]
  ●除法运算
  补充一下,笔者认为在第二种思维方式之下,我们需要一个工具,就是“资金静止和流动电子显示牌”
  我们把每一个矩形框框都想象为一个电子牌,上面的XXXX.。XX是电子数字,数字的值随着资金运动变化而变化,一般而言,企业的资金就是这样流动的,是依靠资金的流动来运转的。
  还有具备系统的观念,这是人类正确思维的基本观念之一,这是笔者在《人类正确的思维初探》里面提及的。
  还有一个会计的思维方式,这是会计的本质思维方式,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那就是抽象思维。我们在电脑看着精彩的图片、视频,听着各种声音,大家都知道,其实这些现象的背后,不过是由“0、1”组成的代码而已,精彩的电脑影音,可以被抽象为“0、1”组成的代码;无论多么复杂的资金运动,都可以被抽象成为几张会计报表,这就是抽象的魅力,也就是抽象思维的魅力。笔者认为,当你用着抽象思维的时候,就不要用具像思维;用具像思维的时候,就不要用抽象思维,否则,将可能发生矛盾,从而发生错误。
  抽象思维是会计的本质思维,会计区别于其他学科特别是记帐类学科的本质特征是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会计的本质所在。
  基本思维方法有了,会计的本质思维和本质被破译了,会计学是人们在解决混沌复杂世界里的相应问题,例如正确计算企业成本、利润等等,在遵循终极哲学约束之下形成的学科。下面让我们来领略这些经过了众多学者努力而的文明成果吧,并用我们的方式破解会计的密码吧,获取它的精华吧,下面,将处处体现抽象思维。
  二、基础知识编
  1、复式记帐法、基本会计等式
  上面已经提到:“会计区别于其他学科特别是记帐类学科的本质特征是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会计的本质所在。” 企业资金的流动过程是:资金来源→资产财产→费用支出→收益→分配。再简易一下,则是“资金来源→资金用途”。也即是说,只要我们能够搞清楚“资金来源 ”、“资金用途”,其实,就已经可以了解一项资金活动的来龙去脉了,任何资金活动都可以抽象为“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笔者认为,复式记帐法就是基于这个考虑而创立的,也同时体现了周易一分为二的哲学。复式记帐法,反应出一个交易同时影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由于是同一个交易,所以记录的时候肯定是用相等的金额的。
  基本会计等式,体现的也是“资金来源→资金用途”这个简易的资金运动形式,等式的左边是“资金用途”,而右边则是“资金来源”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
  2、基本的会计概念定义及举例
  笔者在《周易?逻辑学基本原理概念?应用实例》中,讨论了定义是什么?定义即是描述事物的本质和主要特征的句子,明确了这个之后,下面将给出基本的会计学的一些概念的定义,为我们进一步破译会计密码打下基础。
  ★资产★
  指的是为公司拥有、能创造未来现金流入或减少未来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