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茂名会计实务辅导相关内容中国会计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我的经历、体会与认识(二)总结如下:
  一、会计干部技术职称评定(1978—1983年)
  1978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会计人员职权条例》,首次规定对会计人员评定技术职称。从1978年末开始,部分地区、部门和单位根据《会计人员职权条例》的原则规定,陆续开展了会计职称评定工作。1981年3月,财政部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与当时的国家人事局一道,拟定并报经国务院批转了《会计干部技术职称暂行规定》,会计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工作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为使该项工作顺利进行,在原劳动人事部的支持和配合下,财政部于1983年5月拟定并发布了《会计干部技术职称考核评定工作若干问题的具体规定》。
  截止到1983年9月国家决定暂停各系列职称评定工作时,会计系列共评定会计师5万人、助理会计师11.8万人、会计员31.2万人,分别占当时应评定职称人数的3.7%、8.6%、23%。通过开展会计干部技术职称的评定工作,增强了会计人员在经济建设中的责任感,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调动了他们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的积极性,促进了会计人才的成长和会计工作的发展。
  二、会计专业职务聘任(1986—1988年)
  经过三年的停顿,财政部根据国家职称改革工作的统一部署,于1986年4月拟定并报经国家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批准转发了《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和《关于<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的实施意见》,将会计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改为会计专业职务评聘制度。这项改革既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又注意从会计队伍的实际状况出发制定有关政策。由于历史的原因,绝大部分会计人员不具备《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学历,为使他们能有参加专业职务评聘的机会,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将财政部拟定的《关于不具备规定学历的会计人员评审、聘任(任命)会计专业职务的暂行规定》印发执行,从而促进了会计系列专业职务评聘工作顺利、健康地发展。截至1988年底,全国评聘的高级会计师为10 719人,会计师243 696人,助理会计师758 022人,会计员1 135 714人,即在规定实施会计专业职务评聘的会计人员中,有47.95%的同志解决了专业职务问题。
  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1992年至今)
  (一)实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意义
  根据1990年5月22日国务院第100次总理办公会议精神,人事部(原)以(1990)4号文件发布了《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要求各专业职务系列必须严格按照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和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开展经常性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并且宣布首次评聘中制定的与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不符的规定和扩大范围、放宽条件、降低标准的有关文件,一律停止执行。同时提出今后凡全国统一组织资格考试的不再进行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工作。
  从会计队伍的实际出发,使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经常化,实行全国统一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已是势在必行。
  1.实行会计资格考试制度,是建立正常的选拔会计人才机制的需要。1988年底,全国有900多万会计人员,其中,在全民所有制和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工作的会计人员有450万,具备中专以上学历的只占27.2%(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仅7.8%);在农村的450多万会计人员中,具备中专以上学历的仅5.8%。这意味着,会计专业职务评聘工作转入经常化后,按照有关文件要求,会计队伍中的相当一部分同志因不具备规定学历将与职称无缘。这种状况,与我国会计专业当时教育招生规模不能满足需要有关,并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因此,会计专业职务评审办法如不改变,将严重挫伤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实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为在职的不具备规定学历的会计人员开辟一条道路,是切合会计队伍实际的一种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有效办法。
  2.实行会计资格考试制度,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自实行会计技术职称评定和会计专业职务聘任制度以来,广大会计人员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他们一方面接受中专或中专以上的学历教育,另一方面在评聘专业职务中参加中专或中专以上水平的岗位知识培训。实行会计资格考试制度,有利于引导和规范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没有正规学历的会计人员刻苦自学,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3.实践证明,实行会计资格考试制度,是克服单纯评聘工作中某些缺陷的有效措施。以往单纯的专业职务评聘办法,除学历、资历是“硬指标”外,规定的各项任职条件在评审和考核中都难以量化,从而导致了以学历、资历论高低的倾向,使一大批自学成才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不能正常地参加专业职务的评聘。因此,从会计队伍的实际出发,将任职资格的评审办法调整为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法,同时,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确认与职务的聘任分开,既有利于公平合理地选拔会计人才,又能较好地解决单纯会计专业职务评聘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基于此种认识,从1990年开始,人事部(原)和有关部门对计算机软件人员、统计员、经济员进行了资格考试。在此基础上,1992年,人事部(原)同财政部又在范围更大、层次更广、人员更多的会计系列实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二)会计资格考试的发展沿革
  1992年3月,经过多方调研论证,财政部、人事部(原)决定自1992年起实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以下简称会计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后,不再进行相应会计专业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获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表明其已具备相应会计专业职务的水平和能力。获得的专业技术资格不与工资待遇挂钩,单位在岗位需要时,根据有关规定,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从获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中择优聘任。即以考试代替评审(以考代评),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试制度,杜绝专业职务评聘中存在的扩大范围、放宽条件、降低标准的现象,以确保会计队伍的质量。
  从1992年至2008年底,除1995年因为考试政策调整停考一年外,每年均组织一次考试,全国共组织16次会计资格考试,报名参加会计资格考试的人数累计达2 287万人次。其中,有1 463万人次实际参加了考试,累计有243万人通过初级资格考试,122万人通过中级资格考试,共365万人取得了合格证书。这些会计人员在为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以会计资格考试政策调整、考试种类等方面来划分,会计资格考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92—1994年
  1992年3月21日,财政部、人事部(原)联合下发《关于印发<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实施办法>的通知》((92)财会字第05号)。会计资格考试设置会计员、助理会计师、会计师三个层次,其中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师实行甲、乙种考试。甲种考试为具备规定学历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