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成都出纳会计实务相关内容从“帐”到“账”的演变(二)总结如下:
  算书用报告式者亦不见其平衡,则丁長字又应改何种形象,以求合于*7之簿已耶?倘他日簿记更有进步,则此字岂不随时与之俱变乎,如谓簿记听其进化,听其变更形式,而其最初为丁形,溯其历史,不妨永久用丁長以为表示。但余考西式簿记历史,最早尚非丁形,乃上借下贷者,若从其最早之历史,亦不应用丁長字也,此字乃中华民国之字,与其从西洋之历史而用丁長,又何如从本国之历史而用帳耶?
  又丁長字合于新式簿记,则用旧式簿记者,是否仍用帳字?若然,则用此字之时,必先辨别其为新式旧式,不便孰甚。若均用丁長字,则旧式不能代表矣。”
  他最后的结论还拿自己的姓幽了一默:
  “就上研究所得,则帳賬丁長三字,以用帳字为较妥,然鄙人仍以为皆不甚妥。*4以鄙人之姓“張”字为最妥,因帳字乃久假不归,其本来面目为‘張’也。…非鄙人姓張,故主張用張字,因用之之理由甚充足,且系帳字还其本来面目也。唯相沿习用帳字已久,改用張字,反觉骇人听闻而已。”
  今人又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顺手翻检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的新华字典,“帐”字有三个意思:①用布或其他材料做成的帷幕;②关于银钱财物出入的记载;③债务。字典在括号中并表明,在第②和第③种意思时,也可用“賬”。但有趣的是,与1940年时的辞源一样,在1980年的这本新华字典上,同样查不到简体的“账”字,也许与其繁体字“祖宗”一样,仍然属于“出身不正”而受主流字典的歧视。本文作者恰好是1980年入门会计的,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习见习用的好象都是“帐”字,“账”字可能还属于新华字典不认可的别字之类。可是,再找出在这一领域最权威的《企业会计制度2001》和《企业会计准则2006》来看,却已经都是用“账”字了。可见,仅仅二十年间,由“賬”字简写而来的“账”字,不但从无到有地产生了,还在现代会计界不知不觉的“只做不说”中,从“俗”地位开始,“积非成是”地取代“帐”字,占据了“正统”地位,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颇为有趣。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