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宜春出纳会计实务相关内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制度(五)总结如下:
  级有偿资金”,贷记本科目;报账资金和工程资金专账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完工项目结余”科目,借记“完工项目结余”,贷记本科目。
  第九章 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
  第五十七条 各级农业综合开发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在年度终了前,应根据决算编审要求,对各种收支账目、往来款项、贷币资金、财产物资进行全面的清理结算。并在此基础上办理年度结账,编报决算。
  第五十八条 年终清理结算的主要事项如下:
  与同级财政预算核对年度财政预算收支和预算调整情况,保证与预算数字相符;与上下级财政核对年度预算调整及资金拨付情况,保证上下级财政之间数字相符。
  农业综合开发管理部门上下级之间及与各项目用款单位核对拨借款数额,保证拨借款项相符。
  及时同开户银行对账,银行存款账面余额,要同银行对账单的余额相符。账面现金余额,要同库存现金相符。
  清理债权债务,收回、归还到期款项,对待处理有偿资金及时清理报批。
  对库存材料进行清查盘点,加强材料管理和成本核算。
  第五十九条 经过年终清理和结算,把各项结算收支记入当年账簿,即可办理年终结账。年终结账工作一般分为年终转账、结清旧账和记入新账三个环节,依次作账。
  年终转账。计算出各账户12月份合计数不口全年累计数,结出12月末余额,编制结账前的“资产负债表”。试算平衡后,再将各个收支账户的余额分别转入净资产类相关科目,填制12月31日的记账凭单办理结账。
  结清旧账。将所有账户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然后在下面通栏划双红线,表示本账户全部结清。
  记入新账。根据本年度各个总账账户和明细账户年终转账后的余额编制年终决算“资产负债表”和有关明细表(不编记账凭证),将表列各账户的余额直接记入新年度有关账户,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以区别新年度发生数。
  第十章 会计报表的编审
  第六十条 农业综合开发会计报表是反映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筹集、使用及其执行结果的书面报告,是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重要资料,是编制农业综合开发中长期规划和下期实施计划的基础。
  第六十一条 农业综合开发会计报表包括农业综合开发资产负债表、农业综合开发净资产变动情况表、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收支决算表。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拨借情况表。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使用和回收情况表、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科目余额表和报表编制说明书。会计报表格式及编制说明见本办法附件。
  第六十二条 各级农业综合开发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应按规定报送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及项目竣工决算报表。会计报表要保证数字真实、内容完整、报送及时。报表应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它有关资料编制,切实做到账表相符,不得估列代编,更不能弄虚作假。汇总单位除编制本级报表外,还应根据本级报表和审核无误的全部所属单位报表,编制汇总会计报表。应按上级要求的时限和方式,及时报送报表,保证上级汇总的需要。月度会计报表应于月份终了10日内报出;季度会计报表应于季度终了15日内报出;半年度会计报表应于半年度终了30日内报出;年度会计报表应于次年3月底前报出;项目竣工决算报表应于项目竣工时报出。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六十三条 本制度不适用于具体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的单位。农业综合开发机构经费核算,按行政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
  第六十四条 本制度没有特殊规定的一般会计处理方法,按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办理。会计档案的管理,按财政部、国家档案局颁发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
  第六十五条 本制度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原制定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制度(试行)》同时废止。
  附:一、会计报表格式(略)
  二、会计报表编制说明
  附二:会计报表编制说明
  一、农业综合开发资产负债表(农发会01表)
  1.本表反映各级农业综合开发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所管理、核算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
  2.各级农业综合开发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按期末各会计科目余额(红字以负数列示),试算平衡后,编制资产负债表。年末时,还要按程序编制年终转账后的资产负债表。
  3.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单位按期末各会计科目余额,经试算平衡后,填列本级资产负债表。经审核无误后,报送同级财政部门。
  4.财政部门收到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单位报送的资产负债表后,将拨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与拨入资金及双方往来科目对冲后合并编制本级资产负债表,再与所有下级财政部门汇总表,对冲拨出、拨入科目及债权债务和往来科目,编制本地区合并资产负债表,经审核无误后,报送上级财政部门。
  5.本表资产部类总计一负债部类总计;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冲销收入支出科目后,资产=负债+净资产。
  二、农业综合开发净资产变动情况表(农发会02表)
  1.本表用于反映农业综合开发各项净资产的形成和使用过程。
  2.表中的年初数、年末数必须与“农业综合开发资产负债表”(农发会01表)中的数字一致。
  3.表中“本级有偿资金”栏中“本年增加数”的“完工项目结余转入”应与“完工项目结余”栏中“本年减少数”的“转入本级有偿资金”相等。
  4.表中“本级有偿资金”栏中“本年减少数”的“抵补完工项目赤字”应与“完工项目结余”栏中“本年增加数”的“本级有偿资金抵补赤字”相等。
  三、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收支决算表(农发会03表)
  1.本表反映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收支情况,包括“农业综合开发支出”类资金的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预算外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收支情况,填报口径与各级财政年终决算一致。
  2.“预算数”应按年初人大通过的本级财政预算安排数填列;“预算内决算数”反映预算实际执行的结果,“预算外决算数”反映的是预算外资金筹集数。
  3.“上年结转资金”中,“预算内结转”是指上年决算后,决算批复的实际可用预算结转数;“预算外结转”是指预算外资金筹集数与预算外资金实际支出数的差额,结转下年继续使用数。
  4.预算内收入反映本级财政统一安排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的年初预算。其中:预算内农业发展基金是指按其各项预算内来源的加总数。
  5.“地方机动财力安排”反映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地方机动财力安排的预算。
  6.“上级专项拨款”反映本年度上级财政追加本级的农业综合开发专款,从上级财政借入资金不在此反映。
  7.“预算内收入小计”指上年预算内结转与本年预算安排数之和,“预算外收入小计”指上年预算外结转与本年预算外收入之和,分别指本年可安排数。
  8.支出“预算数”是指计划安排数;“结转下年资金”反映待安排数;支出预算只反映本级安排数。
  9.支出“预算内决算数”反映总预算金库拨出的“财政拨款累计数”,各支出的“预算内决算数”与总预算的“财政拨款累计数”一致。预算内外支出资金,各级列报各级,不能重复;由下一级财政部门向上一级财政部门报送决算,逐级汇总。支出决算数只反映本级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