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南平出纳实务相关内容新准则对成本、费用的处理六项变化 (三)总结如下:
  用由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构成)。现举例比较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应付税款法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
  1、 举例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形成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甲企业当年计提超过税法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共计6100万元,利润表反映当年利润总额100万元,假定依据税法规定确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6200万元,税率30%,当年应交企业所得税6200×30%=186万元。
  按照老准则的应付税款法规定,所得税费用=186万元,净利润=100-186=-86万元。
  按照新准则规定,假如企业年初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等于其计税基础,企业当年计提超过税法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会导致企业期末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6100万元,从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100万元,如果企业预期未来可形成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予以抵扣,则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1830万元(即6100×30%),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186万元-递延所得税收益1830万元=-1644万元,净利润=利润总额100万元-所得税费用(-1644万元)=1744万元。
  在此例中,同一企业在应付税款法下净利润为-86万元,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净利润为1744万元,产生巨大反差,会使投资者做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投资决策。
  2、 举例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形成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乙企业当年利润总额6200万元,其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期末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100万元,假如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则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利润总额62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100万元),应交所得税为30万元(100×30%)。
  按照老准则的应付税款法规定,所得税费用=30,净利润=6200-30=6170万元。
  按照新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期末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在企业年初各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等于其计税基础时,则会导致资产项目期末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6100万元,从而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100万元,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1830万元(6100×30%),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30) 递延所得税费用(1830)=1860万元,净利润=利润总额6200万元-所得税费用1860=4340万元。
  在此例中,同一企业在应付税款法下净利润为6170万元,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净利润为4340万元,同样产生巨大反差,会使投资者做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投资决策。
  读者从此例中,似乎会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会导致企业净利润的减少。但此例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形成系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期末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结果。
  从新、老准则的对比可知,老准则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并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故不会形成计入利润总额的61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所以,就新、老准则整体比较而言,此例中按照新准则计算的净利润大于按照老准则计算的净利润。
  3、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小结
  通过上述比较可知,一般情况下,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会导致所得税费用的减少(即企业净利润的增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会导致所得税费用的增加(即企业净利润的减少);
  反之,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会导致所得税费用的增加(即企业净利润的减少),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会导致所得税费用的减少(即企业净利润的增加),但两种情况除外:
  一是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规定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计入所有者权益;
  二是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计入合并中产生的商誉或是计入合并当期损益的金额。
  现实中,上市公司有大量的超过税法规定的资产减值准备导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形成大量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虽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所得税费用,但新准则与老准则整体比较后仍然导致企业的净利润一定程度地上升(见上述例子)。
  总之,新准则不仅通过对企业成本、费用处理上与老准则不同而对企业的利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其与老准则显著不同且对利润产生显著影响的有:
  将债务重组利得和接受捐赠利得作为营业外收入;
  不再将企业与其关联方的超额利润计入资本公积;
  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划分为以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两种交易计量基础的交易,从而对换入资产采用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利润在利润表中充分体现;
  投资性房地产符合条件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均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利润总额等等。
  所以,新准则相对于老准则而言,对企业利润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和市场上人们对企业的价值判断,需要人们尽快转变观念,准确把握新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确认与计量的影响。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